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西方经济学
课程类型:基础必修课
课程代码:0913005
适用专业:投资学专业
学 分:3.0
学 时:54
先 修 课:无
后 续 课:金融学、投资学
二、课程性质
《西方经济学》是投资学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本课程讲述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继续学习其他专业基础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经济学,可以更好的解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经济现象,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三、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当前国际经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继续学习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将来从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或经济管理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和经济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具体目标:
1)学会用机会成本分析问题;
2)会运用弹性理论分析不同弹性商品价格变动与销售收入的关系;
3)能够说明消费者如何对收入变动和价格变动做出反应;
4)学会利用等产量曲线来分析厂商的最优要素组合决策;
5)能根据不同市场类型中产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决定,从而帮助厂商进行决策,并更好地理解厂商在市场中的行为;
6)能运用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衡量和分配政策;
7)能熟练地运用收入法和支出法计算gdp;
8)能够结合近年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实际分析“失业与通货膨胀”问题,并提出政府为治理这两个难题可采取的方法与措施;
9)学会分析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企业和家庭经济行为的影响;
(2)知识目标
-
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欲望、稀缺性、选择、机会成本、生产可能线;
-
掌握需求定理、供给定理、供求定理的内容;
-
掌握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以及均衡价格的实际应用;
-
理解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商品边际替代率、消费预算线、价格消费线、收入消费线、恩格尔曲线、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
掌握消费者均衡的两种理论分析与需求曲线的形成原因;
-
掌握等产量线、等成本线的含义与特征;
-
了解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减和规模报酬不变的含义;
-
掌握各种短期成本曲线的形状和计算方法;
-
掌握长期成本曲线的推导、各种长期成本曲线的关系;
-
掌握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一般原则—mr=mc;
-
掌握不同市场类型中产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决定;
-
正确区分寡头垄断与垄断竞争;
-
掌握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
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及其核算方法;
-
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的五个总量指标;
-
掌握乘数的含义及其计算,is曲线与lm曲线的含义;
-
掌握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
-
了解通货膨胀的定义和类型,掌握通货膨胀的原因、造成的危害;
-
明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同的组合;
-
掌握每种政策组合对经济的影响;
2、课程内容设计
(1)设计整体思路
本课程在内容设计方面,以项目或任务为载体,将课程的知识、技能、态度三者融入教材内容,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教材与实际结合、操作与管理结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将知识进行重新梳理、整合后,划分为3大模块:绪论、微观经济学模块、宏观经济学模块。
(2)模块设计表
模块名称 |
学时 |
绪论 |
4 |
微观经济学模块 |
30 |
宏观经济学模块 |
20 |
合计 |
54 |
3、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编号 |
能力训练 项目名称 |
拟实现的 能力目标 |
相关支撑知识 |
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 |
结果 |
1 |
供求均衡 |
能够运用供求均衡 |
供求均衡理论 |
分析供求均衡 |
实训报告 |
2 |
市场结构 |
能够利用市场结构求取均衡 |
市场结构理论 |
调研市场结构 |
调研报告 |
3 |
国民收入决定 |
能够运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
分析国民收入决定 |
专题分析 |
4 |
货币和财政政策 |
能够使用货币和财政政策 |
货币和财政政策 |
分析货币和财政政策 |
专题分析 |
4、进度表设计
序号 |
学时 |
教学目标和主要教学内容 |
|||
单元标题 |
能力目标 |
能力训练 项目编号 |
知识目标 |
||
1 |
2 |
西方经济学研究起点 |
能识记西方经济学概念;能识记资源稀缺性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 |
|
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及发展。 |
2 |
2 |
研究方法 |
学会用机会成本分析问题;试着用经济学理论解释身边的现象 |
|
掌握欲望、稀缺性、选择、机会成本、生产可能线 |
3 |
4 |
需求 |
运用需求弹性理论分析不同弹性商品价格变动与销售收入的关系 |
|
理解需求的概念;掌握需求弹性的含义及相关计算 |
4 |
4 |
供给 |
运用供给弹性理论分析不同弹性商品价格变动与销售收入的关系 |
|
理解供给的概念;掌握供给弹性的含义及相关计算 |
5 |
2 |
均衡价格 |
能够运用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与现实经济生活中 |
供求均衡 |
理解均衡市场和均衡价格的定义,掌握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的运用 |
6 |
2 |
弹性 |
能识记弹性概念;能分析需求的价格弹性;能分析供给弹性。 |
|
掌握弹性概念;理解需求的价格弹性;理解供给弹性。 |
7 |
2 |
基数效用 |
能够灵活运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日常经济生活中 |
|
理解效用、基数效用、掌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原因 |
8 |
2 |
序数效用 |
能灵活运用无差异曲线和边际替代率的结合找出最优消费选择 |
|
理解序数效用的和无差异曲线的定义,掌握边际替代率的概念。 |
9 |
4 |
消费者均衡 |
能在消费者预算约束的条件下进行最优选择 |
|
理解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
10 |
2 |
生产与生产函数 |
能够熟练的利用生产和生产函数与经济生活中 |
|
理解生产和生产函数的定义,掌握技术函数的内涵。 |
11 |
2 |
短期生产 |
运用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和总产量的关系以相关经济学原理分析经济生活的现象 |
|
理解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定义,掌握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
12 |
2 |
长期生产 |
运用边际技术替代率和等产量曲线找出最优生产结果。 |
|
理解等产量曲线和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定义及特点,掌握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
13 |
2 |
生产的规模报酬 |
运用生产扩张线的移动轨迹找出生产的规模报酬 |
|
掌握生产扩张线的含义及移动轨迹 |
14 |
2 |
短期成本 |
运用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及其关系找到短期生产的生产最优点 |
|
掌握短期成本的含义,理解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 |
15 |
2 |
长期成本 |
运用长期成本的变动规及其关系找到长期生产中生产最优点 |
|
掌握长期成本的含义,理解长期成本的变动规律 |
16 |
2 |
成本与收益 |
能够利用产量规律、成本规律 |
|
掌握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的内涵及其关系 |
17 |
4 |
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 |
能够分析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市场类型 |
市场结构 |
正确理解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概念;正确区分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 |
18 |
2 |
完全竞争市场 |
能够运用完全竞争市场的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与经济生活中 |
市场结构 |
掌握完全竞争市场利润最大化原则 |
19 |
2 |
完全垄断市场 |
能够运用完全垄断市场的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与经济生活中 |
|
掌握完全垄断市场利润最大化原则 |
20 |
4 |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
通过对导致“市场失灵”的各种因素的分析,能够提出政府为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而应采取的各种微观经济政策 |
|
争取理解市场失灵的概念及其原因;掌握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理解道德问题与逆向选择的概念以及运用 |
21 |
4 |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
能熟练运用收入法和支出法计算gdp |
|
了解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的支出和收入的流量循环模型 |
22 |
2 |
消费储蓄 |
能够运用消费和储蓄的关系于经济生活中 |
|
理解消费和储蓄的概念,掌握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的关系 |
23 |
2 |
投资 |
能够灵活运用投资和利率的关系于经济生活中 |
|
理解投资的含义,投资的特点,掌握投资函数 |
24 |
4 |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
能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
国民收入决定 |
掌握总需求与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其变动;掌握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 |
25 |
2 |
国内生产总值 |
能够运用支出法和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
|
理解gdp、gnp等的定义,掌握gdp的计算 |
26 |
2 |
ad-as模型 |
能够运用ad-as模型于日常经济生活中 |
|
理解总供给,总需求的内涵及其变动规律 |
27 |
4 |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
能够结合近年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实际分析“失业与通货膨胀”问题,并提出政府为治理这两个难题可采取的方法与措施;
|
|
了解失业的定义、类型及其造成的代价;了解通货膨胀的定义和类型,掌握通货膨胀的原因、造成的危害。 |
28 |
2 |
财政政策 |
学会分析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企业和家庭经济行为的影响 |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了解财政政策目标,明确财政政策工具的不同特征;掌握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明确不同政策的经济背景 |
29 |
2 |
货币政策 |
学会分析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企业和家庭经济行为的影响 |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了解货币政策目标,明确货币政策工具的不同特征;掌握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明确不同政策的经济背景 |
四、考核与评价
1.考核性质:考试课
2.考核方式:考教分离
3.成绩评定方法:平时成绩×40% 期末成绩×60%
五、推荐教材
理论课教材:《西方经济学教程》,吴宇晖、张东辉、许罕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版,2014。
实验教材:无
习题课教材:无
六、其它
(一)推荐阅读书目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00年。
(二)推荐专业期刊
《经济学》
《经济研究》
(三)推荐专业网站
经济研究:
制定人:钟艳婷 制定时间:2015年12月
审核人:文超 审核时间:201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