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至12月6日是第三个全国“宪法宣传周”,12月4日是第七个国家宪法日,为了进一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深入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2020年12月7日至12月8日,财经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以分组学习、小组交流的形式开展了“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的主题学习活动。
本次活动采用分组学习与交流的形式进行宪法学习心得分享。
第二组:学宪法,知宪法的分享。这次宪法周活动主题是:“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 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主要宣传四个方面:一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特别是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二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疫情防控等相关法律法规。通过这次学习让我们明白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精神,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理论研究,努力做一名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共产党员。
第三组:立法律信仰,护法律权威享的分享。2020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七个国家宪法日,11月30日至12月6日是第三个全国“宪法宣传周”。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知道这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组织和个人都要遵循宪法的规定,不得违背宪法。我们应该努力树立法律信仰。一个人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才会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
第六组: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分享。通过这次小组的讨论学习,我们了解到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小康、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实现伟大梦想的理论集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树牢以人民为中心宗旨意识的实践总结,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彰显了为民治国、为民理政的执政理念,实现了人民是执政的基础与执政为民的高度统一。 我们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理政的根本立场,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
第八组:争当新时代守法大学生的分享。通过这次讨论学习,我们充分认识了宪法的重要地位。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时时关心国家大事,认真学习,以宪法为核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增强自身的政治法律意识,通过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可以透过各种渠道宣讲法律知识,为普法作出自己的贡献,增强自身依法维权意识,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同各种违法行为作斗争。我们是社会建设的新生力军,是社会建设的新生力量,要带头弘扬传统,匡扶正义,增强自律自觉性,做弘扬正气的先进力量,争做新时代守法大学生。
第九组:遵守宪法,捍卫宪法的分享。学习分享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当前和往后一个时期每个党员的一项基本政治任务,我们要全面准确学习并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时刻把纪律和规矩放在最前面,以党内法规和宪法法律为准绳,严肃自身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弘扬宪法精神,必须要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必须要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宪法法律赋予人民法院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责不动摇。作为大学生党员,更应该坚定理想信念,从自我做起,不断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把宪法精神内植于心、外践于行,做宪法的忠实崇尚者、严格遵守着、自觉运用着、坚定捍卫者。
最后,支部书记王忠琴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和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目标任务,习近平法治思想不仅为这一目标任务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更为全面依法治国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行动指南。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不断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治观念。王书记对学生党员提出了两点要求:
(1)提升思想格局,继续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增强尊崇宪法、尊崇法律的法治意识,树立宪法至上的法治观念;
(2)坚定宪法自信,深刻认识我国宪法的深厚底蕴,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