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财经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基层党组织品牌建设工作,支部开展了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相融合学习活动。11月24日下午,在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过程中,支部书记李春虹同志带领支部所有党员一起学习了北京师范大学刘复兴教授的专题讲座课件《高校教师申报文科项目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学习内容一共包括四个部分:一是要了解项目系列;二是要了解项目申报的信息;三是要定好申报项目的题目;四是项目申报中如何做好论证。
项目申报能否获得成功,选题的确定、选题的新颖程度至关重要。所谓新颖的选题一般包括四类:一是尚无人涉足的研究领域或选题;二是学科前沿的理论探讨;三是老问题的新研究视角、新材料发掘或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四是海外新理论、新观点的引进与推广。其中第一类最具创新性,属于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甚至是创立新学科的研究项目,具有填补学术空白的价值,申报这样的课题立项可能性最大。为此,在申报项目确立选题前必须认真做好选题的“查新”工作。所谓“查新”,就是通过查阅相关立项信息,确定申报选题或课题立项是否具有新颖性。
课题论证的好坏是决定项目能否被评上的前提条件,是评审专家评定项目是否具有立项价值的重要依据。因为同样的选题申报者可能有几个甚至几十个,哪个能评上,哪些评不上,主要看论证。怎样论证?如何论证?我认为重点要说清楚以下几点:第一,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研究的意义是什么?第二,你所研究的课题将主要解决什么问题?第三,解决主要问题的难点是什么,怎样解决,如何加以突破,有何创新点?第四,主要采用哪些研究方法?这些问题在论证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周到,要让评审专家通过课题论证非常清晰地了解你这个课题所要解决的是什么,难点是什么,你完全有能力解决。而且课题论证有明确的字数限制(市社科规划项目申报限3000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限4000字)。因此,课题论证必须反复推敲,力求做到准确、精炼,表述清楚、明白。
项目申报材料整体制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申请人对项目申报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也会给管理工作人员和项目评审专家以最直观的认识。但大多数申请人在申报项目时,一般都对项目的选题、设计论证等方面重视程度较高,而往往对申报材料的填写格式、排版、装订等细小环节不加以重视,进而错失立项机会。为此,在填写申报材料前,要认真研读申报通知,仔细学习相关管理工作文件,切实了解与掌握在项目申报材料的填写、制作等各环节上的具体要求,尽量少出“硬伤” ,以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负面影响,进而影响项目立项成功率。
学习结束之后,同志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都认为,我们开展这样的活动很有必要。多学习他人成功申报课题的经验,对于我们的课题申报工作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