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2月3日至2022年5月10日期间的讲话、谈话、演讲、致辞、指示、贺信等109篇,分为21个专题。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六专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下设五个主题和内容: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需要说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所作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中提出了一些重要观点和内容。
1、关于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2、关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3、关于“十四五”和到2035年经济发展目标。在征求意见过程中,一些地方和部门建议,明确提出“十四五”经济增长速度目标,明确提出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目标。
4、关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5、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
6、关于坚持系统观念。建议稿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坚持系统观念的原则。
7、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完成情况和宣布时机。
从国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国际环境日趋错综复杂;从国内看,我国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就对“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提出“三个深刻认识”。
(一) 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增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系统性。
(二) 深刻认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针对性。
(三) 深刻认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增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信心。
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1、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2、我国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3、我国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4、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5、我国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提出“七个坚持”
1、坚持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
3、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形成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
4、坚持精准扶贫方略,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
5、坚持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6、坚持弘扬和衷共济、团结互助美德,营造全社会扶危济困的浓厚氛围。
7、坚持求真务实、较真碰硬,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
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提出促进共同富裕,要把握好以下原则。
(1)鼓励勤劳创新致富。
(2)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3)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4)坚持循序渐进。
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下几点。
1、 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
2、 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3、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 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
5、 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6、 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