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践行我校“五育并举”的学生发展模式,进一步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感知社情、体察民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建功立业,贡献青春力量,根据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关于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深化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的意见》精神和广东青年下乡返乡兴乡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年行动的有关部署,校团委决定于 2023年继续开展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下简称“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总体思路
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社会现实需求、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出发点、以广东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的号召,引领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极将理论宣讲、社会观察、志愿服务、专业学习、就业创业、文化传承进行有机结合,发挥社会实践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切实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活动时间
2023 年 7-8 月
活动原则
1.注重统筹,服务大局。要强化统筹协调,尤其是加强与实践地有关单位的沟通,要征得实践地有关单位或当地政府的同意,要服从学校和地方等相关工作安排,做到帮忙不添乱、增彩不增负。
2.安全至上,成果显著。活动期间,要始终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加强安全保障和过程管理,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依法依规组织开展各项社会实践,选派教师加强指导,开展活动前和过程中要充分研判部署,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自然地质条件,做好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与处置。
3.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进一步严实工作作风,反对“形式主义”“摆拍走秀”,力戒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注重将社会观察、知识积累、实践思考等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建设性意见和举措,引导青年学生实践出真知、长才干。
活动项目分类
2023 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将继续实行项目化运作管理模式,活动项目只接受集体申报,项目经费根据本年度备案及立项情况进行申报,围绕理论政策宣讲、国情社情调研、教育关爱服务、文化艺术下乡、“多彩乡村”主题教育实践、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扶贫支农支教帮扶等多个方向开展,各部门、学院参照以上方向,结合工作实际,以“学生申报、学院(部门)整合”为原则,从“校、院、专业、团支部”等不同层面出发,组建社会实践团队。
1.理论政策宣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基层一线,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寄语、给青年学生回信精神、《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等为主要内容,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贯通起来,将深刻性和生动性统一起来,通过面对面、小范围、互动式宣讲,讲透创新理论、讲好发展成就、讲明发展前景,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千支志愿服务宣讲团队与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传承红色文化、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通过社会实践接受红色教育,将红色基因、精神薪火代代传承。
2.国情社情调研。重点依托我校各类学生组织,深入城镇、乡村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结合“青年大学习”行动具体要求,推动思政课堂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聚焦祖国发展的重大事件、主要成就、重要地点、重要区域,开展参观考察、国情调研、专项走访,通过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等的多个渠道,切身感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面貌与新成就,实地考察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改革发展的历史和现实。
3.教育关爱服务。组织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团体,依托“希望乡村教师计划”、深入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的地方,协助当地教育部门开展相关活动。帮助当地优化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发挥大学生的智力优势和专业特长,可面向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儿童,开展课业辅导、素质拓展、亲情陪伴等教育精准扶贫关爱活动,丰富课余生活,并通过开展问卷调查、走访调研、实地座谈等多种方法,围绕乡村贫困儿童、乡村学校师资力量、乡村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展开调研,探索高校与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地区中小学结对帮扶的长期合作机制。
4.文化艺术服务。依托文艺类学生社团、文艺活动部门,以弘扬时代精神、倡导文明新风为目标,以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精心编排基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贴近基层生活实际的文艺节目,到乡镇农村开展文艺演出,开展艺术墙绘活动。
5.“多彩乡村”主题教育实践。结合“多彩乡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微视频、微信推文、调研报告、动漫、海报、图片,展现传统村落、红色文化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精准扶贫典型村落以及村落中的文物古迹、非遗项目等历史、现状及文化内涵,反映广东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广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的重大成果等,更好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6.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依托广东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围绕传思想、传政策、传品德、传文化、惠民生等方面,开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活动。着眼倡导文明生活风尚,积极参与保护野生动物、宣传科学健康文明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提高公众生态环保意识。
7.扶贫支农帮扶。以我省粤西粤北区域为重点,围绕“两帮两促”行动、“七彩假期”项目等,开展亲情陪伴、自我教育、素质拓展、敬老孝亲等形式的精准关爱志愿服务活动;围绕乡村振兴,开展农技培训推广、农业科普讲座、金融知识下乡、乡村规划引领、乡风文明宣传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8.其他。选择具有较强现实意义,如学习创新创业典型的成长故事,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等,可开展多样式、多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shape \* mergeformat
专项活动
1.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项目。按照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重大部署,结合广东青年下乡返乡兴乡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年行动的有关安排,以县镇为重点进行“一对一”结对,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通过“县域高校”的合作模式助力广东高质量发展,在我省已有一定基础,未来持续深化,能够助力壮大县域经济、建设美丽乡镇、推进乡村振兴的优秀示范项目。
项目主要是围绕广东省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岭南特色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特色海洋经济产业、地方特色制造业、文化体验、文化创意、非遗文化、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领域。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奖项目、产学研项目等,有助于全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的优秀项目均可申报。
各学院团委要以“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项目为重要契机,认真做好项目申报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财经学院“百千万工程”第三批项目申报于6月2日12点前将项目推荐函材料、项目申报书发送到1169282825@qq.com。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原则上将在“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等国家级、省级专项中产生,并推荐参加全国、省、市各类评选表彰活动。(具体操作指引见附件4)。
2.2023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具体内容见附件5)。
3.其他各类专项活动待上级部门印发文件后另行通知。
活动要求
1.“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设计要本着“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主张学生自行联系实践地点(可通过百千万工程项目墙,选择对接项目),实践地优先考虑县级以下地区,优先考虑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
2.队伍组建鼓励跨学院、跨专业组队,力求做到学科优势互补,人员结构合理;指导老师一般不超过2人,能够保证全程参加活动;各部门、学院可根据项目需要择优选拔队员,原则上队员只准许参加一个实践项目,每支队伍规模控制在15至25人(含指导老师),活动时间为7-10 天。
3.2023 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项目通过答辩,选拔出一定比例的项目进行立项。答辩时间暂定6月上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各项目可提前准备答辩 ppt。
4.所有拟申报的项目均要如实填写《广东科技学院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申报书》(附件1)、《广东科技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人员信息表》(附件2)以及其他佐证材料,各意向队伍填写汇总统计表(附件3),在2023年6月2日前以“各意向队伍 2023年三下乡社会活动项目申报”命名报送至投稿邮箱:1169282825@qq.com。学校团委将进行审核后组织召开项目答辩,研究确定立项名单。立项名单确定后,申报书纸质版另行报送。
咨询方式
(2023 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咨群)
附件:
1.广东科技学院 2023 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申报书
2.广东科技学院 2023 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项目人员信息表
3.广东科技学院 2023 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项目汇总表
4.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工作指引
5.2023年“挑战者”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参赛指引
共青团广东科技学院委员会
2023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