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0日下午,为了全方位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落实“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李苏亮副教授针对提问技能进行理论学习与微格演练,本次培训主题为教学基本技能之提问技能。
微格教学通过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分析,将那些具有某一方面特定教学功能的一类教学行为确定为一种教学技能,并对该教学技能进行描述,提取出该教学技能组成要素,使各项教学技能有比较明确的界定,并确定每项教学技能的培训目标和可观察的评价标准,实现教学技能的可操作性、可观察性、可展现性。教学技能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教与学的有关知识和经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教学行为方式。课堂提问是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等设计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教学方法。要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生成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对话,全面实现预期教学目标。课堂提问技能是一项综合性技能,体现出教师的个人素养与修养,反映了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可以帮助教师分辨和区分不同种类的思维或认知方式,在教师设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进行教学评价时,帮助教师形成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问题。按照认知过程的六个维度,可以将课堂提问分为记忆型提问、理解型提问、应用型提问、分析型提问、评价型提问和创新型提问六种类型。教师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所提问题要具有覆盖性和普遍性。
在任何一个班集体中,学生性格特点及对问题的理解程度等都是各不相同的。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教师需对提问进行适当的分配。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情况来选择回答问题的学生:如果问题是为了判断学生的理解程度,从举手的学生中选择回答问题者,可以了解到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如果是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则选择问题所针对的学生;如果问题是为了促进学生思维,是泛指性问题,教师尽量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回答问题的行为里,小组讨论或按顺序提问。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价值,所涉及的方面尽可能要宽广,要把握住适当的教学时机提出带有分析、评价、创新型的问题。教学改革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要关注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显著提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