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玲
来自:14物流本科2班
现状:实习社会人
大学历程:
大一组织部干事;大二新媒体运营团队的部长;大三管理系正主席
2014年,获得“军训先进个人”称号
2015年,获得“优秀团员”称号
2016年,荣获“优秀学生干部”凯发k8官方的荣誉证书、国家励志奖学金
2017年, 获“三下乡”优秀组织者
自我讲述:
记忆深处,确认过眼神,进了对的部门。
大学期间,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大一下学期的时候,被当时的主席师兄陈永鹏师兄招(骗)进天台部,后来叫新媒体运营中心,现在叫新闻部。当时这是一个新部门,我也没有相关经验,抱着试试的心态投了简历,通过了以后好几天不能回过神。这是我学到的第一点:勇于尝试,才可以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在接触了新媒体工作以后,我就在熬夜的路上一去不复返。有时候用心做了很久的推送,却被师兄骂得一无是处并要求重写的时候会觉得很挫败,想放弃,但最后我们还是顺利地完成了每一次推送。这是我学到的第二点:工作不会因为放弃而结束,但是会因为坚持而完成。
在新媒体,很多会因为工作的想法不同而产生冲突,甚至会引发争吵和冷战,但是新媒体的小伙伴们却成为我在大学最亲密的团体。这是我学到的第三点:一个团队肯定有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坚守自己的底线的同时也要倾听他人的意见,沟通和包容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才能让一个团队走得更远。
提问时间:
q:作为一名优秀毕业生,针对大一师弟师妹们的迷茫和无助,你有什么要告诉他们的?比如怎样合理安排时间?
a:优秀不敢当,作为一个大四老腊肉,我只能说有点经验而已。我觉得迷茫大多来自对未来的不确定,所以迷茫也是一种常态。我们不能预知未来,所以只能把握好现在。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想做什么,那就多去尝试。大学是个可能性很多的地方,也是个包容性很强的地方,尝试不同的新鲜事物,接触不同的人和事,触发更多未知的事件,挖掘更多未知的自己,我觉得这正是大学的魅力所在。所以呀,与其浪费时间去想,不如争取时间去做吧!
q:如果用几个词来概括你的大学四年生活,你会用哪些词呢?
a:①幸运。
我觉得我大学四年应该是把以前没用到的运气全用光了,大学里第一个幸运,我觉得是遇上我的辅导员曾辉玲老师。曾老师有三百多名学生,但是她对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都很关心。并且,从思想到学习再到工作,曾老师给我树立了一个榜样,甚至还曾经想过要成为一位像曾老师一样的辅导员呢!
第二个幸运是我在学生会收获了许多小伙伴!在我有困难的时候,我有管理系组织部的小伙伴和天台部的小伙伴们的陪伴和鼓励;在我迷茫的时候,有我的部长姜慧婷师姐,魏鹏涛师兄,叶翠红师姐,还有像麻麻一样的陈永鹏师兄,他们给了我很多实用的建议,也教会了我很多。还有很多很多我要感谢的人,我深知每一种相遇都很不容易,遇上他们更是花光我有史以来所有的运气,感谢广科让我们相遇、相识,也感谢每一个陪伴我和帮助我的人。
②充实。
在大学我尝试了很多以前没有尝试过的东西:第一次参加辩论赛,第一次上台表演,第一次组织活动,第一次做主持人,第一次做兼职,第一次拉赞助,第一次做志愿者,第一次一个人旅行······这其中不全是成功的,但现在回想起来,成败都已经不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新的朋友,新的知识,新的技能。以前觉得不可能的事情,现在都变成了我经历中的一部分。所以我要感谢以前的我,如果没有她踏出当初的哪一步,就不会有现在的我。
q:在接触工作的时候有没有什么不适应?你又是怎样调整自己的?
a:有一点吧,因为是新人,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是很多的。把自己化整为零,以学生的求学态度去学习,用正式员工的标准去要求自己,很多问题其实没想像的那么难
q:那么,你觉得成功的标准是什么?觉得怎样才算是成功的人生?
a:我觉得每个人对成功的标准都不一样,我个人想达到的成功,是用自己的努力去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给父母一个幸福安稳的晚年。
在采访过程中,嘉玲师姐告诉小编,她的座右铭是静水流深。众生百态,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这看起来简单实际意蕴深厚的四个字大概就是嘉玲师姐内心深处的小天地吧!因为这片小天地,相信她肯定能在优秀的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