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推进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专业集群建设,找准专业集群建设突破口,立足东莞、面向大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高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10月19日下午,管理学院在2号教学楼508会议室召开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专业集群课程建设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广东科技学院吴立平副校长、教务处李炳处长、质量监控中心姜大柱副主任,管理学院谈萧院长、冷敏副院长、王金良副院长和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三个专业的专业带头人、专业建设负责人、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以及《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专业集群导论》课程组的5位任课老师。会议由供应链管理专业建设负责人唐业富副教授主持。
会议伊始,供应链管理专业建设负责人唐业富副教授简要介绍了此次会议的目的和流程,并对出席此次会议的领导和老师表示欢迎和感谢。接着,物流管理专业带头人张志乔教授从专业集群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建设三个方面汇报了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专业集群建设进展,提出了“底层相通、中层分立、高层融合互选”的专业集群课程体系构建的理念,认为有需要对专业集群体制机制建设进行研讨的建议。
管理学院冷敏副院长介绍了开设《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专业集群导论》课程的缘由、目的和宗旨,指出三个专业形成集群,既相互独立又交叉融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予以充分体现。专业集群导论课要有高度和深度,要能够激发学生未来专业学习的兴趣,服务于学生未来4年的学业生涯,有助于学生找准未来方向。
《智慧物流与供应链专业集群导论》课程组老师一一对课程建设进行了汇报。物流管理专业曹青教授指出导论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保证课程教学的质量、深度和高度,并对课程组前期完成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出后期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观学习的建议。供应链管理专业潘中柱博士指出,导论课程立意深刻,分享了课程阶段性模块化考核的教学改革方式,并提出要建立课程标准的想法。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教研室吴惠主任总结了课程统筹规划的工作,课程小组制定了课程考核改革方案,拟定了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和教案等教学资料,沟通了排课中的相关问题。
管理学院谈萧院长首先针对课程建设指出,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专业集群课程建设的方向要与行业需求和行业集群对接,在课程设计与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智慧”的色彩;其次是关于专业集群课程建设的方法论,对张志乔教授提出的看法表示充分肯定,要充分考虑师资配备、群课程特色体现、机制体制保障等问题;最后对专业集群课程建设提出目标要求,除了要满足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一般性目标,还要争取在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及mba硕士点建设等方面起到引领性作用。
教务处李炳处长对此次交流会议表示充分肯定,提出专业集群建设可以广泛吸取其他高校的优秀经验和做法,集群课程要对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提出后期可以推进新教材建设的想法,对于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教务处会全力支持和协助解决。
吴立平副校长强调,学校非常重视专业赋星、专业认证、专业集群等几项工作,专业集群建设要以专业建设为抓手,要与战略性支柱产业、新兴产业集群相匹配。学校的创新模式是顶层设计、底层创新,对管理学院主动创新、以成果为导向的工作做法表示赞赏。吴校认为,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专业集群建设初见成效,期待管理学院在专业集群建设上作更多尝试和创新,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最后,吴立平副校长就研讨过程中提出的集群建设体制机制、组织保障、科研教研、课程建设、教学创新、教材建设、课程安排等问题进行了一一回应。
专业建设是高校生存之基,构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集群,是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发展观念、教育管理模式及教育策略的改革与创新。本次交流会议为进一步推进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专业集群建设开拓了新思路,指出了新方向。管理学院将紧紧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特色,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和专业集群建设,持续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