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建助推学院工作提质增效
持续深化党建与学院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打造“党建”系列工作特色,形成“党建宿舍”“党建奖勤助贷”“党建就业”“党建心理安全工作”等工作品牌,促进学院中心工作提质增效,学院党委连续两年荣获“优秀基层党组织”,学生第一党支部在学校首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中期检查工作中获评“优秀”,并荣获学校党委推选申报广东省第四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辅导员陈思旗代表学院党委参加学校第七届教工党员“微党课”比赛获一等奖,突破以往成绩。
抓实“党建五育并举”,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以赛促学,我院辅导员指导的《后浪优选》项目荣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铜奖和东莞市“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市级三等奖。持续发挥党建带团建的作用,营造实践育人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各类社会实践,学院团委连续两年获三下乡“优秀组织单位”称号。
二、专业集群引领专业建设
管理学院依据广东省产业集群发展水平高、供应链集成头部企业云集的产业特点,建立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专业集群。
该专业集群以省一流专业物流管理为龙头,以供应链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为两翼,重构数字赋能的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现代化知识体系、能力体系、素质体系,以“底层相通、中层分立、高层互融”的逻辑设计三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专业集群的人才培养新路径。
三、教师教育教学屡获嘉奖
霍萧夷老师获第六届全国高校(本科)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省赛二等奖;卢玲副教授获2022年度广东省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优秀教师”称号;李佳颖团队获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卢敏老师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指导的物流与供应链专业教师数字化职业能力竞赛中,获本科组供应链管理赛项全国一等奖,并被授予“物流卓越教师”称号。
四、认定一门省一流课程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被认定为省一流本科课程。课程团队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依托学习通教学平台,进行课程改革。对教学内容进行重塑再建,采用翻转课堂等方式进行线上线下教学互动。课程团队带队参加2022年“正大杯”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获全国总决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7项。
五、学科竞赛获奖级别显著提升
教师指导学生在28个学科竞赛中获奖,其中在a1类竞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0项;在b类竞赛中获国家级三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六、教科研立项量质齐升
获省社科规划共建项目3项,省教育厅应用研究重大项目1项,市社科联课题4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
七、横向课题经费创新高
今年开展横向课题40项,签约金额347.1万,到账159万。
八、开展粤澳合作交流
5月份学院组织42位教师前往澳门城市大学开展教科研培训,12月份邀请澳门城市大学商学院来院交流。
九、体育品牌推动学院文化建设
持续深化“悦动体育”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推动党建与体育文化建设融合,成功收获学校第二届阳光体育运动大赛团体总分“季军”和第十四届校运会“亚军”;常态化开展荧光夜跑,组织活动20 次;积极策划宿舍微运动,推动2021级学生在宿舍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参与学生850余人,并逐步向其他年级进行推广,以体育品牌不断推动积极向上的学院文化建设。
十、学工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持续深化“辅导员级长制”,助推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努力打造学习型、竞赛型、科研型、服务型团队。2022年,学工团队累计发表论文13篇,申报校级五育专项课题6项,全部立项。成功申报并立项省级课题1项,申报广东省优秀学生工作案例7个,其中3个获二等奖、2个获三等奖、1个获优秀奖。积极推动全体学工参加辅导员素质能力和职业能力大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学院荣获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优秀组织奖”。负责心理专项辅导员参加学校心理基本功比赛,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