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春,我们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正常的教学。公共艺术教研室的全体教师积极响应学校“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转换授课思维,创新教学模式,积极推进网上教学,搭建空中艺术通道,学艺防疫两不误。
作为公共艺术课程,如何优化课前5分钟,使其成为展示学校艺术教育的一个窗口?使其能够打动和感染每一个在线课堂准备听课的学生?使其成为美育的切口,成为美育促进德育的又一途径?其作用小而言之,可振奋学生精神,集中学生注意力,陶冶情操,浸润心灵;大而言之,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弘扬民族自信,是实施德育、美育的重要途径。针对以上的想法,公共艺术教研室通过内部讨论,决定将课前5分钟纳入到《公共艺术鉴赏》授课内容中来,将几个方面的内容作为切入点:中外经典音乐作品推荐;中国民歌推荐;中国传统音乐推荐。
公共艺术教研室致力于把课前5分钟打造成为《公共艺术鉴赏》课程的美妙“前奏”。老师们拿出“十八般武艺”,“吹﹑拉﹑弹﹑唱”轮番上场,学生通过听、看、赏,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兴趣,点燃了上课的热情。为了观看自己任课教师的表演,都早早就来到直播间,为正式上课做好了充分地准备。这些艺术经典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从线上平台传递给每个学生,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方晨老师:
古诗词艺术歌曲弹唱《但愿人长久》
2.邱智森老师:
圣桑的著名作品《天鹅》在线演奏,同学们认真地聆听了该作品,并发表了自己对曲子的看法。
3.李蕙老师:
琵琶演奏《十面埋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同学们表现积极,讨论活跃,学习氛围浓厚。
4.周绍明老师:
笛子演奏的江苏民歌《茉莉花》,曲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表现了委婉流畅、柔和与优美的江南风格,感情深厚含蓄。
5.余宇老师:
现场演唱表演,使用线上直播效果,犹如线上音乐会,同学们非常喜欢,课堂气氛很浓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艺术鉴赏课的热情,营造了生动而富有激情的学习氛围。
6.刘芳老师:
在线吉他弹唱表演,效果很好!
7.朱玉铭老师:
葫芦丝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表演,师生互动效果很好!
8.马文江老师:
现唱钢琴演奏师生互动,美妙的音乐让同学们沉醉。
9.赵莎莎老师:
现场歌曲弹唱《问春》,学生听完之后纷纷点赞,并表达了对歌曲的感受。
10.黄瑶老师:
给同学们介绍“中医中”的“五音养生法”,给同学们推荐适合春天听的入肝养生曲《彩云追月》,并亲自演唱示范。养生和音乐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