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教务处)9月27日上午,我校召开了“2023年校级“质量工程”立项评审会”。我校吴立平副校长,教务处处长李炳、质量管理办公室邱林润、评建与发展规划处副处长罗洛阳、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樊勇、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严其艳、财经学院副院长邱瑾、管理学院副院长冷敏、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邬帅、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林燕等9位教学工作委会委员及相关课题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程珊主持。
首先,吴立平副校长简要介绍了此次会议的背景及意义。吴校指出,教学项目有别于科研项目,采用三级管理的形式(校级、省级、国家级),其中,校级“质量工程”是我们学校教研项目建设的重要抓手,尤其是“十四五”期间,学校进一步加大了对校级“质量工程”的投入力度和资金支持。无论是项目类型,还是项目数量,较“十三五”都有较大增加。2021-2022年度校级“质量工程”共立项5批674个项目,两年立项数是“十三五”五年立项数367项的1.8倍。2023年,我校共有15类389个项目推荐到教务处,其中教改项目一共申报了237项,184项通过形式审核,经校内专家评审,拟立项128项,拟立项率达69.62%,基本实现了教改项目70%立项的目标。另有14类152个项目我们拟通过三场立项评审会完成评审工作。我们今天组织的是第一场立项评审会,共有5类18个项目参与评审汇报,拟立项9项,平均立项率达50%,实际立项数根据咱们今天的汇报情况最终决定。对今后的教研工作,吴校提出“三强化”的意见,第一,强化规划、计划,提出“开展有组织的教研,产生有设计的成果”这一有力的口号。第二,强化问题意识,带着问题工作,拓宽工作的深度。第三,强化成果导向,鼓励各个学院积极申报校级教学成果奖。
随后,2023年校级“质量工程”五类项目的18位项目负责人依次进行汇报,专家依次进行点评并给出修改意见。
吴校指出本次参评项目普遍存在的三点“不足”:一是体现顶层设计不足;二是体现专业特色不足;三是体现人才培养成效不足。建议专业建设中加强“两库一地”建设,即校企合作课程资源库、企业真实项目案例库及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最后,专家投票选出4类9个项目拟立项,其中,一流专业2项;重点建设专业2项;科产教融合专业实践教学基地4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基地1项。
本次会议的召开,不仅顺利完成了2023年校级“质量工程”第一批项目立项评审工作,也是一次很好的校内教研课题学术研讨交流会,为各二级学院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帮助与会教师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省、校“质量工程”相关项目的建设内涵,为教师未来精准申报各类项目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