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莞邑,文化留韵。10月29日,“2023年莞邑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科技学院南城校区行政楼8楼报告厅举行。来自国内多所大学的专家学者,与莞邑(岭南)研究院成员共同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框架下莞邑文化内涵、当代新形态及传播新路径,以及莞邑文化与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东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肖乃勇、广东科技学院副校长、莞邑(岭南)研究院院长李才、执行院长张剑伟、学校相关部门、相关二级学院负责人和研究院全体成员出席了此次研讨会。千年莞邑,文化留韵。10月29日,“2023年莞邑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科技学院南城校区行政楼8楼报告厅举行。来自国内多所大学的专家学者,与莞邑(岭南)研究院成员共同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框架下莞邑文化内涵、当代新形态及传播新路径,以及莞邑文化与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东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肖乃勇、广东科技学院副校长、莞邑(岭南)研究院院长李才、执行院长张剑伟、学校相关部门、相关二级学院负责人和研究院全体成员出席了此次研讨会。
李才副校长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全面介绍了学校的办学情况,并分享了学校近年来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果。“促进东莞的经济文化繁荣与城市发展,是我们应当自觉肩负起的使命和任务。”李才副校长表示,文化传承是高校办学的重要职能之一,广东科技学院莞邑(岭南)文化研究院作为广东省岭南文化研究基地,为培养学术人才、弘扬莞邑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拓展了莞邑历史文化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为地方文化的传承和文化引领,发挥了积极作用。期待莞邑(岭南)文化研究院作为莞邑文化研究的学术组织,凝聚人才,分享思想,传承文化,在推动莞邑文化研究和传播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学术研究和交流的平台作用,为东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建设品质文化之都作出更多的贡献。
东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肖乃勇副主席指出,在全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之际,广东科技学院举办“2023年莞邑文化学术讨论会”,是东莞市社会科学界的好事,更是广东科技学院的大事、喜事,他希望广东科技学院积极加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及阐释,自觉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到莞邑文化、岭南文化的研究与传承工作中,在新的高度上推动东莞文化强市建设。他指出,研究院要进一步加强莞邑文化研究,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大投入,优化团队,增强学术影响力,为东莞文化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他表示,东莞社科联将继续积极支持广东科技学院的莞邑文化研究,不断加强与广东科技学院合作,助力专家学者拓宽研究领域,提高研究水平,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会议围绕“莞邑文化•非遗传承”“莞邑文化•城市发展”“莞邑文化•岭南名人”三个专题,10位报告人作了大会发言,在会上汇报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他们或就东莞的莞草、莫家拳、木鱼书、民间艺术等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以及创新性发展开展研究;或以东莞立足“双万”新赛道为背景,从人文地理学的视域,从潮玩产业链、城市精神、社区文化建设等方面开展研究;或选择谭镳、张其淦等岭南文化名人作为研究对象,挖掘历史名人资料,传播名人精神。来自国内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与报告人进行了深度交流和互动。
广东科技学院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深刻领会“两个结合”的时代内涵,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勇担“兴文化、育新人”重任,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以广东省岭南文化研究基地——广东科技学院莞邑(岭南)文化研究院为平台,大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和莞邑文化、岭南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工作,并以莞邑文化研究为重点,把莞邑文化放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框架中加以观照,放在岭南文化系统中加以研究,在莞邑文化古籍整理和历史人物、历史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的基础上,加强对莞邑文化新形态及传播新路径的研究,为当地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引领服务,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 近年来,广东科技学院莞邑(岭南)文化研究院加强研究团队建设,加大经费投入,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实践,在学术研究、文化传播、文化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其中,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发表文化类学术论文2篇,出版学术专著两部,调研报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区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以广东地区的实践为例》获得国家民政部领导批示,并荣获东莞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部门新闻
招生热线:(0769)86211555 86211666 86211999 86211801 86211802 传真:86211818 e-mail: 广东科技学院凯发k8国际娱乐官网入口的版权所有 凯发k8官方 copyright ©20010-2012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西湖路99号 邮编:5230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