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社会实践表彰大会暨暑期三下乡动员大会
社会实践活动围绕“青春返家乡,筑梦正当时”的主题,以学生家乡为纽带,引导全校学员通过返家乡实践,在实践中了解家乡特有的非遗文化,研究让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国情,感知社会,热爱家乡、服务群众,紧跟党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成才道路。让我们一起回顾此次2024年广东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社会实践表彰大会暨暑期三下乡动员会吧!
一 大会第一项议程
全体起立,奏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
二 大会第二项议程
优秀个人称号颁奖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踊跃出一批优秀的同学,在此授予他们优秀个人称号,他们分别是: 罗小丹、梁炜松、李健晓、曹柏忠、杨铭晟、陈梓昕、陈盈华、周以弘、郭健科、徐文炜、肖家明、李心悦、刘思行、宁彦彬、范秀雯、邹洋。
三 大会第三项议程
优秀调研报告颁奖
有这么一批同学从乡村振兴、地区发展等方面开展学术调研,撰写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培养学术思维和科研兴趣,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在此获得显著成果,授予他们优秀调研报告奖项,有小组代表李健晓、陈梓昕上台领奖。
四 大会第四项议程
优秀个人代表发言
作为优秀个人代表的李心悦同学表示:我曾在寒假时参加过返家乡云支教活动,在那次活动中让我深刻的体验到教育的魅力,也让我面临了许多的挑战,但是这让我更加深入的理解了教育的公平性和普及性,并更加坚定了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
因此我坚定的继续参与此类活动,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教育,用爱去关怀,就一定能点亮更多孩子的未来之路。
五 大会第五项议程
三下乡代表发言
广东科技学院赴韶关始兴县“以爱筑梦”支教实践团的吴梓铭同学表示:虽然本次暑期“三下乡”支教活动确实有些辛苦,但你若问我们,明年还去不去,我们的回答必然是,如果可以,一定去!
其实在暑期“三下乡”支教活动中受教育的也是我们自己,对于我们也是一次心灵的净化,自我价值的实现,使我们在支教的过程中释放和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也许当年令黄文秀书记回到家乡建设家乡的,其中也有类似这样的一份社会责任感,使得着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广东科技学院赴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承非遗印记”实践团的罗小丹同学表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让我深刻体验到了乡村生活的魅力和挑战,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服务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的信念。
此次活动也让我们走出校园,深入基层,认识到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了解的基础上,我们这些青年大学生更应该宣传非遗文化,将非遗文化带入校园,让非遗文化得以保存和传承。新时代大学生是文化传承的主力军,只有以良好的精神面貌,不断地学习,我们才能真正做到走在时代前面。
六 大会第六项议程
百千万工程的讲解及解答
机电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李至宏老师进行百千万工程的报名、团队申请及项目内容等进行讲解,并为现场观众进行解答。
七 大会第七项议程
总结讲话
大会最后一项议程由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学工院长王援兵进行总结讲话。王院长表示:通过这次活动,有效提高了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有效锻炼了同学们的实践能力,有效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意识,并且激发了同学们的家乡情怀。
希望同学们在活动中能够不断探索创新,勇于尝试,勇于挑战。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够走出自己的一条独特之路,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暑期三下乡和“百千万工程”一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为学院的发展和地方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通过本次大会可以涌现出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其中来,我们机电学子一定会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不忘初心,确立起自己追求的目标,学习党团知识,掌握学习方法,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图片 | 徐靖凯 李欣怡 佘千熠 刘宴羽
文案 | 陈锦怀
编辑 | 陈锦怀
编辑指导 | 杨沛鑫 赵敏 罗小丹
责任编辑 | 刘蜀豫 黄创嘉 胡文娜
指导老师 | 黄晓青 刘诗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