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核目的
为了增强学生干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学生组织的战斗力和工作效率,使学生组织各部门更好的团结协作,更好的发挥学生组织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特制定本考核细则。
本细则以量化管理为基础,采用定量的方法为评价,用数据统计分析代替主观印象的评估,使考核数量化、标准化,更具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二、考核对象
广东科技学院院级全体学生干部
三、考核内容
(一)思想素质及政治态度(满分20分)
1.政治上对自己有较高要求,积极靠拢党组织。能积极参加党课学习,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5分)
2.对团委、学生会开展的活动除特殊情况外,一贯积极参加,如有余力,则协助所在承办单位开展有关活动。(5分)
3.对团委、学生会某阶段中心工作的认识明确;对团委和学生会某阶段中心工作的目的、指导思想和意义明确,并能向同学广泛宣传。围绕中心工作积极组织所在部门开展工作。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同学中扩大影响。积极就某一中心任务提出建设性活动方案。(5分)
4.正义感强,坚决带头抵制不正之风,并影响、说服周围同学不参与。个人作风严谨、无不良嗜好,在测评期内无严重违法乱纪行为,未受学校处分(警告或警告以上处分)。(5分)
(二)工作情况(满分50分)(根据活动取得的成绩进行评价,按5分、4分、3分、2分、1分等级给分)
5.工作态度(5分):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很强的工作责任心,工作态度端正,奋力进取,勇于开拓,从不满足现状,工作中任劳任怨,服从组织安排,无抵触情绪。
6.组织能力(5分):开展活动时,事先有计划,事后有总结(书面)。准备工作做得充分、扎实。活动过程中,有条不紊,能妥善处理意外情况,使工作达到预期效果。
7.活动能力(5分):广泛联系各团学组织,顺利沟通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各个部门,与各相关部门有良好的沟通状况和协作机制;适应各种社交活动,灵活主动,游刃有余。
8.表达能力(5分):在各种正式场合下,能得体、清楚、完整、简明地口头表达某一思想内容,表述富有感染力、表现力;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计划、总结等书面材料言简意赅,切中要点,完备生动。
9.工作效率(5分):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工作,尽量少占学习、自习时间,高效自律,对限定时限的工作任务无特殊情况不擅自延期,无办事拖拉散漫现象,并经常能提前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10.工作成效(5分):非常熟悉本部门的具体工作,具有较强的本部门工作特长,在开展业务性强的工作中能作出正确决定;开展的活动本身意义大,参加人数多,影响面广,同学们反映良好,工作与以前相比有较大起色。
11.工作作风(5分):谦虚谨慎,平易近人,能虚心听取同学意见,知错就改,实事求是,能经常反省、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深入调查研究,工作中勇于承担责任,关心下级干部同学的思想、工作和学习。
12.工作中的协作精神(5分):工作中顾全大局,从整体工作出发,不计较个人和本部门得失,积极配合协助其它部门开展工作。
13.使用和选择干部(包括干事)(5分):充分考虑到每个干部的特点,唯贤是用,扬长避短,各尽所能。大胆选拔有才能的干部,使其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14.民主测评(5分):在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相关部门随机抽取10名成员,对该成员进行评估,优为5分,良为4分,中为3分,称职为2分,不称职不加分。取所抽取同学的平均值作为该院干部的得分。
(三)学习情况(满分20分)
15.学习态度端正,目的明确,学习刻苦,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处理得当。
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① 任职期间,成绩良好,无挂科现象。(10分)
② 任职期间,获国家“三金”或学院奖学金。(10分)
(四)组织纪律观念(满分10分)
16.严格遵守团学组织各项规章制度,按要求办事。
17.规定值班时间缺勤一次扣1分。
18.例会缺勤一次扣1分。
19.规定出席讲座或大型活动缺勤一次扣0.5分。
(五)附加分(总分最高不超过10分)
20.任职期间,个人在校报、市级、省级、国家级报刊杂志发表文章,每次分别加1、2、3、4分。
21.任职期间,个人获院、市、省、全国级个人奖项加1、2、3、4、5分。
22.任职期间,个人所在集体获学院先进班集体、红旗团支部、先进团支部、先进社团、星级宿舍奖项加1分。
23.任职期间,个人在市、省、全国级各类竞赛中获得三、二、一等奖者,市级分别计1、2、3分;省级分别计2、3、4分;全国级分别计3、4、5分。
24.任职期间,获得英语四、六级证书或计算机二、三级证书者分别加3、4分。
25.任职期间,通过自学或培训,考试获得各类资格证书每通过一科加0.5分。
四、考核奖项设置
在学期末测评中评选出“团学工作积极分子”。
总计100分:优(90分以上)良(80分以上)中(70分以上)称职(60分以上)不称职(60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