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属各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校团委决定继续开展广东科技学院2022年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下称2022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做好2022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22年7-8月
二、活动原则
1、注重统筹,服务大局。要强化统筹协调,尤其是加强与实践地有关单位的沟通,需征得实践地有关单位或当地政府的同意,服从学校总体工作安排和地方疫情防控等相关工作安排,做到帮忙不添乱、增彩不增负。
2、安全至上,成果显著。鉴于当前国内外疫情发展态势,要求参加社会实践的师生提供疫苗接种证明与粤康码,做好个人防护,积极配合当地疫情防控工作。活动期间,在学校、团委网站,广东科技学院、广科青年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宣传,每个队伍服务期间上报推文原则上不少于两篇,活动结束后形成活动报告,并于九月份进行成果展示及汇报总结。
三、活动项目分类
我校2022年社会实践活动将继续实行项目化管理运作模式,注重将线下开展与线上加强传播相结合,注重将实践和调研中的收获及时转化成建设性的意见举措,引导我校大学生在实践中出真知、在实践长才干。
活动项目以社会服务类、课题调研类两种方式开展,只接受集体申报,项目经费根据本年度备案及立项情况进行申报。2022年活动围绕理论政策宣讲及普法和科普宣传、发展成就观察及特色产业调研、科技支农帮扶、教育关爱及安全生产教育、文艺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等多个方向开展,各单位参照以上方向,结合工作实际,以“学生申报、学院整合”为原则,从“校、院、院(专业)、团支部”等不同层面出发,组建社会实践团队。
1、理论政策宣讲及普法科普宣讲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喜迎党的二十大为主线,开展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学习教育活动,传承红色文化、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通过社会实践接受红色教育。
2、发展成就观察及特色产业调研活动。在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思政课堂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聚焦祖国发展的重大事件、主要成就、重要地点、重要区域,开展参观考察、国情调研、专项走访。通过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等的多个渠道,切身感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面貌与新成就,实地考察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改革发展的历史和现实。
3、科技支农帮扶活动。为了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进一步认真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发挥专业优势和特长,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以实际行动为“构建和谐社会”奉献力量。以我省相对贫困村为重点,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开展农技培训推广、农业科普讲座、金融知识下乡、乡村规划引领、乡风文明宣传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4、教育关爱及安全生产教育活动。组织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团体,依托“希望乡村教师计划”、“青年云支教”计划、“七彩假期”等项目深入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的贫困县(乡),协助当地教育部门开展相关活动。帮助当地优化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发挥大学生的智力优势和专业特长,团队可面向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儿童、开展课业辅导、素质拓展、亲情陪伴等教育精准扶贫关爱活动,丰富课余生活;并通过开展问卷调查、走访调研、实地座谈等多种方法,围绕乡村贫困儿童、乡村学校师资力量、乡村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展开调研,探索高校与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地区中小学结对帮扶的长期合作机制。
5、文化艺术下乡活动。依托学校大学生艺术团、文艺类学生社团、各学院学生会文艺活动部门,以弘扬时代精神、倡导文明新风为目标,以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精心编排基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贴近基层生活实际的文艺节目,到乡镇农村开展巡回演出,开展艺术墙绘活动。组织开展红色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活动等,更好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实践中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
6、“多彩乡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结合多彩乡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微视频、微信推文、调研报告、动漫、海报、图片,展现传统村落、红色文化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精准扶贫典型村落以及村落中的文物古迹、非遗项目等历史、现状及文化内涵,反映广东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广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的重大成果等。
7、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活动。围绕传思想、传政策、传品德、传文化、惠民生等方面,开展学习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活动。着眼倡导文明生活风尚,积极参与保护野生动物、宣传科学健康文明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引导基层群众革除陋习不吃野味,提高公众生态环保意识。
8、其他。选择具有较强现实意义,如学习创新创业典型的成长故事,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等,可开展多样式、多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四、活动要求
1、要本着“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充分考虑疫情影响,自行联系实践地点,团委提供对接介绍信(函)(立项成功之后进行)。实践地优先考虑县级以下地区,优先考虑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
2、项目设计要紧跟时代步伐,贴合社会需要,科学设计,安排周密;项目申报须征得所在单位同意,申报书中需签署主要领导意见。
3、队伍组建要充分考虑校企、校地、校际合作平台优势,鼓励跨学院、跨专业组队,力求做到学科优势互补,人员结构合理;提高学科带头人、专业教师所占指导教师比重,使学科专业特长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指导老师一般不超过2人,能够保证全程参加活动;各单位可根据项目需要择优选拔队员,原则上队员只准许参加一个实践项目。
4、各学院线上队伍不多于一支,队伍规模控制在5人以下;线下队伍不少于两支,不多于五支,队伍规模控制在15至25人(含带队、指导老师),且参加师生2022年不得有国外旅居史,活动时间为7-14天。
5、团队名称格式统一为“广东科技学院赴×××(实践地)×××(活动内容)小分队”。
6、由校团委负责组织答辩委员会,负责我校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的选拔工作。选拔出一定比例的项目进行重点扶持。答辩时间暂定6月初,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7、疫情防控期间,要求参加此次社会实践的师生严格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并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配合当地实时疫情防控要求。
五、材料报送要求
所有实践项目均要如实填写《广东科技学院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申报书》(附件1)、《广东科技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人员信息表》(附件2),各单位填写汇总统计表(附件3),在2022年5月30日前报送至校团委。学校团委将根据有关要求进行审核并召开答辩会议,研究确定立项名单。立项名单确定后,申报书纸质版另行报送。
附件1:广东科技学院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申报书
附件2:广东科技学院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人员信息表
附件3:广东科技学院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项目汇总统计表
附件4:广东科技学院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介绍信
共青团广东科技学院委员会
2022年5月16日
附件1:1526233847.docx
附件2:1526438002.xls
附件3:1526591117.xlsx
附件4:1530545449.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