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定位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结合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和教育评估监测机制相关要求,加强内涵建设,校企合作共同培育人才,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不断提高学生的对口就业率和就业竞争力,将本专业建设成为在广东省同类院校专业中有一定影响力、社会与毕业生认同度较高的院级品牌专业。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尤其是东莞地区企业单位和金融机构,服务一线需要,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爱国、爱党、守法、有良好道德的合格公民,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金融量化分析、金融风险管理等专业技能,能运用金融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在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金融科技、金融营销、金融财务管理、金融分析和策划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
三、培养规格
(一)学分学制
需要修满158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程44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10学分,基础必修课程14学分,专业必修课程28学分,专业组选课程12学分,专业任选课程12学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38学分。
(二)素质要求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三)知识要求
掌握基础课、专业课、通识课的相关内容和方法,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了解与金融工程专业密切相关的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四)能力要求
能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与技能,具有较强的金融分析能力、策划能力和金融创新能力。能分析我国对外方针政策、金融理论前沿和国际金融市场发展动态。能运用数学、计量等方法进行基本的数学建模,并掌握金融市场实证研究的能力。具有金融工程相关知识的融合与应用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能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符合社会发展趋势、行业标准等专业信息的获取能力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能胜任专业论文、财经类应用文体的写作以及较强的商务谈判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具备较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具备基本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团队协作能力。掌握跨文化沟通的方法与培育国际视野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应对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提出创新性见解、进行创新性实验。
四、课程体系
(一)课程总体框架
本专业课程体系包括通识必修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课程(专业类)基础教育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组选课、专业任选课、专项实践、专项能力提升以及其他实践等9大模块。
(二)核心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大数据导论、数字金融、金融大数据分析与应用、python程序设计、区块链金融应用、供应链金融、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证券投资学、经济统计学、计量经济学、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工程学。
(三)实践课主要包括:
经济博弈实验、经济统计学实验、银行技能实验、证券投资分析实验、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
五、师资队伍
本专业共32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其他副高1人,讲师18人。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教师3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00%。教师学科背景均为金融学或相关专业,“双师双能型”教师16人,占50%,聘请优秀企业导师,实行多导师全面指导。
专业带头人简介:田贵贤教授,河北大学世界经济专业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现任广东科技学院财经学院金融工程专业带头人。现已在国家级及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被cssci检索8篇,sci检索4篇,ssci检索4篇,ei数据库检索2篇。主持国自科项目1项,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项目6项。
六、教学条件
(一)专业课校内实训、实验室
专业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总值336.69万元,已建7间专业实训、实验室。在建的有金融科技实践基地、区块链金融实验室建设。将企业真实的办公软件进行操作,让学生和企业工作无缝隙连接。
(二)实习(实践)合作单位
加强与东莞商业银行、证券机构及其他金融业企业的合作。截止至2022年8月,共与64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共有8个校外实践基地。实习基地分别是:广东铂俪塔珠宝有限公司、东莞市意利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骏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东莞市天仁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以及深圳前海昆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满足本专业学生实习与就业的需要。
七、专业办学特色
(一)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1.教师获奖(包括优秀指导教师)
本专业教师近3年获得国家级二等奖1个,国家级三等奖2个,省级三等奖1个,市级二等奖1个,校级奖项25个,获奖总数为30个。
2.学生获奖
积极引领学生参加学科专业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学生实践能力取得了较好成效,学生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各类竞赛奖项。
(二)创建金融工程创新班
金融工程创新班是集金融工程专业优势教学师资,同企业教师队伍形成双导师制教学。每学期邀请金融相关企业的名师进行专题培训和讲座。方向主要是根据当前金融行业的变化,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和传统的银行、保险、证券等,具体专题内容由校内外教师依据当时行业情况本学期内确定。便于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加精准高效参与到金融服务中。
(三)创建东莞证券订单班
推动“专业设置与行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实现培养过程与工作过程高度重叠化与统一化。以“产教融合,学中做,做中学”为原则,与东莞证券协同育人,根据行业需求组建东莞证券订单班,将岗位培训的《金融证券实务》纳入到正常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该课程由东莞证券专业技术人员在每年的第六、七学期独立进行每学期8次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同时利用暑假期间到企业进行专项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