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教学部门:
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按照教育厅“开学不返校、停课不停学”的精神,学校自3月2日起开展采用线上教学方式。现将有关工作要求安排如下:
一、线上教学准备工作
1.2月20日前,各二级教学部门需研究制定本部门的“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具体实施方案。
2.2月21日前,各二级教学部门需安排专人在线填写《广东科技学院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开课统计表》(网址:https://docs.qq.com/sheet/dvnrzc3dyek5xuvjz?c=i4a0c0),组建课程教学团队,明确开课形式、课程资源更新负责人和世界大学城云平台课程(基本信息)在线访问地址。
3.2月24日前,各二级教学部门组织相关课程教学团队完成线上课程学习指南和线上课程周学习方案的编制工作,具体要求可参照附件1和附件2,推荐线上教学课程资源的网址链接详见附件3。同时,每个课程团队须借助世界大学城云平台的教师个人云空间搭建本课程(基本信息)网站,创建相关栏目,上传线上课程学习指南、线上课程周学习方案、课程班级联系信息表附件4,以及课程学习相关资源(包括课程大纲、授课计划、教案、课件、作业等)。上述基本教学文档的上传,主要目的是便于师生查询和管理机构进行教学监控。仅资料上传于此,并不是要求必须在世界大学城云平台上进行线上教学。
4.2月25日前,教务处实践与现代教育和技术中心完成线上课程导航的制作,并链接至学校主网站。
线上课程导航网站:http://www.worlduc.com/spaceshow/index.aspx?uid=602855
5.2月28日前,各二级教学部门以授课课程班级为单位,每门课程每周至少安排一次师生线上集中交流,同时做好线上集中交流时间安排,安排表详见附件5,并及时将安排表提交教务处备案。各二级学院自行统筹协调好院内开课相关班级的集中交流时间,跨院(部)开课的课程相关班级的集中交流时间由教务处统一协调,避免发生时间冲突。
二、线上教学的组织
各二级教学部门需认真组织在线研讨,广泛征求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引导课程组教师根据所授课程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授课形式,做到课程组织有序,课程内容丰富、过程监控有效。可供参考的线上教学形式如下:
1.利用已有自建平台上的在线课程资源进行线上教学。课程教学团队在世界大学城、超星慕课、课堂派等相关平台上创建课程,上传课程资料,组织在线教学(mooc),布置课程作业、线上答疑及组织必要的考核。(适合教学准备比较充分,有一定的网络在线课程驾驭能力,有意向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混合式、翻转课堂及开展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教师,该方式前期投入精力较多,后期学生返校后可持续支持混合式教学,学期结束,在线课程同步建设完成,后期可重复使用。)
2.利用已有他建的平台上的在线课程资源(免费开放的)进行线上教学。课程教学团队通过平台或学习交流群推送相关学习材料,包括相关平台的在线课程(如附件3课程资源),组织学生线上分散自学,组织集中辅导答疑及集中考核。(该方式需要教师提前准备大量的课程教学资源,组建qq或微信群进行辅导答疑。)
3.利用网络开展直播教学。利用各种网络直播工具开展实时在线教学。目前测试使用较为简单的直播平台包括:雨课堂、钉钉班级群直播、腾讯直播等。(适合课程驾驭能力强的教师,有一定的直播经验,家里网络带宽质量较好,有相关直播设备、笔记本电脑、ipad等,直播完成后直播视频可反复使用,教学进度实时同步,需要提前组织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内参与教学。)
4.利用多种教学平台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线上教学。例如课程建设(资源)选择大学城、超星平台,直播选择雨课堂或群直播,同步课堂选择课堂派、超星一平三端等形式。
三、线上教学监管与保障
1.各二级教学部门要在任课教师选定平台和课程资源后,及时指定相关负责人通过qq或微信群、钉钉群、手机短信平台等渠道及时通知学生,建立或加入相应的课程或课程学习交流群,并及时发布相应课程及学习安排,课程学习交流群创建指南详见附件6。
2.各二级教学部门及其教研室在线上教学实施期间,应紧密和任课教师保持联系,组织好在线课程的实施,通过线上进行跟班听课、检查等,做好教学过程质量监控。
3.各任课教师在完成一周授课内容后需在线填写线上课程周授课情况统计表,填报地址详见附件7。
4.教务处、质量监控中心、教学督导队伍应进行线上跟班听课、检查等,做好教学过程质量监控。要充分利用好平台的统计汇总功能,对教师上课、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
5.教学准备及教学开展期间,教务处及各二级教学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应保持手机畅通,及时协调处理各类问题。
6.实践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及教师发展中心应面向师生建立沟通交流群,有任何操作或技术问题均可以在群中提出,并安排专职人员进行相关问题的技术指导。同时发布各类平台师生使用指导手册,指导师生熟练的使用平台。线上教学保障工作保障群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