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几乎在所有提及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时,都要谈到共产党人的信仰、共产党人的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集从三个层面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仰”的论述:
一、什么是信仰
(一)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明·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
王阳明认为,天下第一等要紧的事是做圣贤。他一生无论是在困境或者是在顺境之中,他始终坚守这个理想、坚守这个信念、坚守这个志向。
(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为了国家利益英勇献身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之一。诸葛亮的这个话,表达了一代贤相为了国家奋不顾身的献身精神,我们要学习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志士仁人的献身精神。同时还要从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汲取我们今天所需要的正能量。
二、为什么要有信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信仰认定了,就要信上一辈子。
(一)信仰是安身立命之本。
(二)信仰是经受考验的精神支柱。
(三)信仰是夺取胜利的动力源泉。
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
——清·龚自珍《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
只有能够战胜自己心中的欲望,只有能够正心养性,才能够战胜客观世界。只有你的心正了,百毒才不会侵身附体。
三、如何才能坚守信仰
(一)坚守信仰离不开理论武装和理论坚定。
(二)坚守信仰要做到忠于信仰,矢志不渝。
四、感想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
(一)要学习王阳明的立志成事,诸葛亮的奋不顾身,龚自珍的正心养性。
(二)要把读书学习作为了解中国社会,培养理想信念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和方法。
(三)要相信追求信仰的过程,越是艰难困苦,越能够检验信仰的韧性和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