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共享”列入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一词,重如千钧,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实践之中。本讲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享”的思想内涵。
一、什么是共享?
习近平总书记引用《淮南子·氾论训》中的“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是在更高、更广泛的层面,提出了资源共享、保障人民利益的要求,这其中包含了教育资源共享、医疗资源共享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这些都和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
共享的实质: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二)是体现了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
二、共享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共享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共享是全民共享
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一个人不能少,一个民族不能少,一个地区也不能少。
(二)共享是全面共享
共享发展就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
(三)共享是共建共享。
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共享发展的时候,一方面强调要人人享有,另一方面又要求人人参与,人人尽力。
(四)共享是渐进共享
共享发展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对于我们的脱贫目标,既不能够调低目标、降低目标,也不能拔高目标、吊高胃口,不能做超越发展阶段的事情。
三、如何实现共享?
习近平总书记讲,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措施、任务很多,但实现共享归结起来,主要就是两个层面的事:
(一)是做大“蛋糕”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令行禁止和严格遵守纪律的习惯。
(二)是分好“蛋糕。就是要扩大中等收入人群和加大对贫困群众的帮扶力度,坚决打赢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攻坚。
四、感想
共享是门大学问。在社会主义中国,共享是我们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共享是我们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学会共享,把共享的理念落到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懂得共享,把自己有利的资源分享给需要的人。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把党的理论转化为实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