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强调的核心命题,也是全党全国人民继续披荆斩棘、砥砺奋进的精神动力。将“奋斗”作为节目主题,能够起到凝聚情感、凝聚共识,焕发伟大民族精神的传播效果。本集主要围绕“为什么而奋斗”“奋斗精神来自哪里”“怎样去奋斗”这三方面进行生动阐述。
一、为什么而奋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屈原重视法治,他主张“循绳墨而不颇”。他重视人才,主张“举贤而授能”。他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所以他说:“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他更重视、更强调对真理的追求以及人生的不懈奋斗,所以他才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奋斗精神来自哪里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毛主席《七律·到韶山》
这句气势磅礴的诗句,一方面,体现了毛泽东那种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崇高思想境界,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国人民所具有的不怕牺牲、改天换地的伟大奋斗精神。对于奋斗精神的渊源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 奋斗精神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奋斗精神来源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奋斗精神还来源于中国共产党人奋斗历程的经验启示。
三、怎样去奋斗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刘昼《刘子·崇学》
它的意思是:凿井这件事,也不过开始于三寸的小坑,最后却能形成万仞的深井。它其实是比喻有价值的人生要经过坚持不懈的点滴的积累,只要能够坚持不懈,只要能够持之以恒,这样就一定可以成就事业、成就人生。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我们要想通过奋斗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发扬以下三种精神:第一,奋斗要有攻坚克难的精神。第二,奋斗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第三,奋斗还要有苦干实干的精神。
四、最后
作为学生党员要怎么样奋斗呢?
一、要学习屈原的不懈奋斗精神,毛主席的勇敢无畏精神,刘昼的坚韧不拔的精神。
二、要作风踏实,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面对每一次挫折或者失败,做到在面对顺境时不骄傲自满,在面对失败时不气馁沮丧。
三、做事要有一往无前的决心,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也需要敢于冒险、敢于坚持的魄力,不畏流言,不畏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