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2月3日至2022年5月10日期间的讲话、谈话、演讲、致辞、指示、贺信等109篇,分为21个专题。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十一专题“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下设三个主题和内容:实施好民法典;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
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实施好民法典,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民法典重大意义的宣传教育。
二、加强民事立法相关工作。
三、加强民法典执法司法活动。
四、加强民法典普法工作。
五、加强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理论研究。
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四、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五、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六、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八、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继续推进法治领域改革,解决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九、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十、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先要把专门队伍建设好。
十一、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顺应事业发展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全面加以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坚持法治体系建设正确方向。
二、加快重点领域立法。
三、深化法治领域改革。
四、运用法治手段开展国际斗争。
五、加强法治理论研究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