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浩
讲师 硕士研究生
2007年毕业于信阳师范学院
1、从事教学多长时间?
读研期间,学校要求“助学、助研、助教”,所以从研一开始先是带大一新生的班主任,带了3年,然后我们在校内和校外也都有助教工作,算起来从研一也就是2004年开始就已经从事教育工作了,中间有在企业工作了4年,不过也是在电商企业中从事培训、人事工作,大方向没变,一直持续到今年。
2、从教以来有什么经验?
其实谈不上经验,主要是一点感受。首先是老师的自己是十分重要的。对教材的充分理解,对教案的熟悉的同时,还需要多在课外了解所授课程的知识,补充实际案例进行对比讲解,降低书面直述的比例;其次,促使在课堂多问,实现双向沟通。授课过程虽然是老师讲,学生听,但互动也非常重要,要注意课堂动态生成,教学过程是动态的,要根据学生的状况,随时通过随机提问,案例分析等方式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拉回教室。
3、面对当代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您有什么想法?
就业问题很多的专家学者都发表过很多意见,我个人认为,对于大家而言,首先,在校的几年时间,尽可能的多充实自己,不要浪费了在学校里的大好时光。因为我们在学校学习的很多知识是基础,在进入社会后是可以用的上的。其次,就是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掌握,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理解能力,虽然毕业后进入到企业有师傅带领,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最后,就是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企业在面试中对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而学历已经不在是唯一的要求,大家现在参与实践的机会少,实践能力不高,许多只是极限于书本知识,因此在真正动手时难免会出现小状况,只有多练多实践,才能不断的改进,不断提升自己,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4、您觉得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什么能力?
第一,是理论知识能力,一个优秀的大学生必须拥有扎实的文化知识,包括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现在大家有很多的时间可以充实自己,所以除了在课堂上学习专业知识以外,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学习非专知识,不断充实自己。
第二是社会交际能力。人际交往是一门学问,它存在于社会的任何角落,大学生必须具备这个能力,要大胆地把握各种交流机。
第三是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又一项重要能力。学习、工作和社会人际交往等需要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要敢于说,还要做到有话可说,现在我们不少同学是能做,但是不会说,或者说不敢说,勇于表达自己,这是我们的权利,也是让别人知道自己能力的重要途径。
第四是动手能力。无论以后从事什么工作,动手能力是将我们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工作的重要保证。我们需要勤动手,重实践,多做实事,在扎实理论知识的指导下,提高自己实际动手能力。
5、对同学们的寄语
“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