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
二、基本学制
四年
三、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尤其是东莞地区汽车后市场服务一线需要,培养爱国、爱党、守法、有良好道德的合格公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汽车技术和汽车服务理论基础,掌握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经营管理的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懂技术、擅经营、会服务”的综合素质,能从事汽车检测、汽车维修与保养、汽车贸易、汽车运输技术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五、培养标准与要求
1.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2.知识要求
(1)通识知识。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能够有效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科学知识、技术标准、行业政策及法律法规。
(2)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工程制图、电工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3)专业知识。掌握机械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汽车市场营销、新能源汽车、汽车服务企业管理等相关的基本理论,熟悉国内、了解国外与汽车行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及国际惯例,掌握汽车技术性能检测与诊断、汽车维护与保养、汽车营销与策划、二手车鉴定与评估、汽车金融与保险、汽车新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基本方法。
3.素质要求
(1)职业道德素质。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备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具有以德为本、诚实守信的诚信精神;具有认真负责、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具有与时俱进、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严格遵守汽车服务工程领域适用的行业标准和相关法律,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下工作。严格遵守汽车服务工程相关职位的行为准则、职业规范与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服务和环保意识。
(2)工程技术素质。面向汽车服务技术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敏捷的工程思维、善于发现和解决专业相关工程问题。
(3)职业行为习惯。了解本行业基本的业务知识、安全知识、工作规范;初步养成守时、主动承担工作任务,工作有条理,事事有回复的习惯;能遵守规章制度,服从工作安排。
4.能力要求
(1)通过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历练,能解决汽车后市场领域从事与汽车技术服务有关的检测与诊断、生产组织与管理、售后技术服务、工程应用研究等偏技术性的工作问题。
(2)能运用本专业领域汽车构造、汽车市场营销、汽车消费者行为分析、二手车评估与贸易、汽车服务工程等知识;综合考虑社会、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能解决不同品牌汽车4s店整车及配件营销策略、价格策略、分销渠道策略和汽车电子商务的有效运营与管理工作问题。
(3)能运用所学汽车构造、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二手车鉴定评估、汽车营销技术等科学知识和方法,获得解决二手车性能鉴定与评估、二手车收购与营销、汽车租赁与二手车金融、二手车电商等技术工作的基本方法与能力。
(4)能运用车辆评估与贸易、车辆查勘与定损、汽车金融服务等知识,解决汽车保险与金融、事故车查勘与定损、资产公估与抵押、汽车租赁与技术咨询等跨界服务工作问题。
(5)能运用汽车构造原理、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营销基础、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车载网技术等知识,解决现代汽车后市场新能源汽车技术推广、技术改造与创新、相关产品应用过程中的技术服务问题。
(6)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以及与公众同行有效沟通和交流能力,能运用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解决互联网汽车服务企业管理和工程规划的跨文化交流问题。
六、主干学科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七、核心课程
工程制图、电工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汽车构造、汽车电器设备、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高压电安全技术、汽车电子商务与金融、汽车设计软件应用、二手车鉴定评估与贸易等。
八、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主要专业实验
金工实习、汽车典型零部件测绘、汽车驾驶实习、汽车维护与保养技能训练、大学物理实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汽车发动机综合实习、汽车底盘综合实习、汽车电器综合实习、汽车营销策划方案设计、汽车电控系统综合实习、汽车空调综合技能训练、汽车电子商务技能训练、汽车配件管理与营销模拟仿真、汽车故障诊断综合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
九、课外选修实践系列课程
课外选修实践系列课程由指导老师指导、学生课外自主完成;学生提交相关证明材料通过学校审批,可获得相应学分。课外选修实践系列课程分为公共选修课和专业任选课两类。公共选修课由经典书籍阅读获得2学分。专业任选课由专业文献阅读与写作、科技竞赛、产品设计、专利发明、出版发表、企业实践、专业考证、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科研训练项目获得学分,每课程2学分。
十、学分要求
总需修满166.5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57.5学分,公共选修课10学分,基础必修课17学分,专业必修课16学分,专业组选课12学分,专业任选课12学分,专项实践22学分,其他实践20学分。
十一、毕业与学位授予标准
1.毕业标准
(1)具有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2)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和环节,取得规定的学分,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合格。
2.学位授予标准:符合广东科技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条件。
十二、本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附表1】
十三、计划总周数分配表【附表2】
十四、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比例构成表【附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