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全国各地蔓延,疫情传染性之大、传播速度之快,对医院防护防控工作是一种巨大的考验和挑战。与此同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担起广东省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重任,面对汹涌的疫情,“风雨同舟,共渡难关”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疫情当前,本应阖家团圆的时刻,依然有一大群医护人员毅然选择回到工作岗位,坚守一线。作为市专家组成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张志敏是全市最早参与新冠肺炎病人会诊的中医专家。1月25日下午,她就跟着专家组去了市第八人民医院的重症隔离病区,与其他专家一起对5例重症病人进行会诊。这些病人均有发热、咳嗽、痰少难咯,呼吸困难,周身困倦,脘痞纳呆,舌质红,苔黄厚腻等特点,并为患者开具了中药处方,服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有一位来自湖北武汉的52岁的女性新冠肺炎患者,虽然不发烧已经3天啦,但是那种咳嗽咳得撕心裂肺,病人异常烦躁难受,从新冠肺炎的诊断标准来看不是重症,但从整体上看包括精神状态上看应该是重症了(后经广州市专家组确认为重症)。“我把我的电话号码给了她,让她有什么困难找我,我会尽一切努力去帮助她。”张志敏说,患者当天晚上凌晨就高烧,凌晨5点向我求救,当天开了药方给她,宣肺祛毒,一天后感觉好很多。这个病人随访了5次,她从危重症往重症转,后来转到普通病房,已经出院。可见,中西医协同的干预对于危重症是有效的。
目前新冠肺炎还没有特效药,也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这种时候中医药更能发挥作用。既来之则安之,疫情已经出现,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做一些事情,一点一滴,积少成多,疫情才能慢慢改善。
事无巨细,全部亲力亲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看到张志敏主任在抗疫一线工作的身影。身为老党员的她,不但关心患者,也非常关心她的学生。作为抗战一线的医护人员,同时肩负着教育工作者的双重身份,除了在抗疫一线工作外,还不忘学校的教学工作。
疫情来袭,居家抗疫、开学延迟,一系列的防控举措让学生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与此同时,广医一院中医教研室老师们纷纷响应国家号召,为守护学生们的成长教育而努力。张志敏介绍,作为兼职班主任在疫情期间,她给学生们布置了“寒假”作业,对学生作业进行了认真批改,并将自己的见闻和想法和同学们一起交流。然而,疫情严峻,长时间“宅”在家的学生们的心理状况、思想动态,更成为了她最为牵挂、最为关注的事情。当时,发现班上有一位学生,他爸爸本身是医生,刚刚在急诊了一位从武昌来的“室颤”病人,因为此事那位学生主动联系上张志敏老师。为了了解和发现疫情期间学生在生活上、身体上所出现的问题,及时给学生提供心理缓助。作为兼职辅导员老师,张志敏通过微信跟学生取得联系、询问详情,安抚他紧张的情绪;同时,从防疫一线专家的角度给予指导,通过医院、卫计委等多种途径联系沟通。最后,该医院经过近一周的大量工作,详细检查,最终排除了“新冠肺炎”的诊断。“未雨绸缪”,预防为主,否则,后果不堪想象。
“面对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学生身上,我们作为老师应该怎样去关注他?作为防疫一线医护人员站在专业的角度又该如何去看待这件事情?这或许又会引发学生们对未来是否选择医生这份职业的思考?”作为未来医生们的老师,张志敏致力于成为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在防控抗疫过程中,为了保护好自己的学生,师生共同面对。
然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医护人员置身于随时与新冠病毒正面交锋、密切接触的工作环境中,厚重的防护服、严密不透气的口罩、视线模糊的护目镜,便成为保护他们安全、隔离病毒的防护屏障。
有人曾说,看过太多的生死后,害怕的心理反而没有了。医生的职责所在,害怕也是没有用。甚至走进病区那一刻,心中会有一份豪迈,医护人员都会有一种战斗的心态。在大多数人心中,医生是英雄。其实,他们或许并未想过去当英雄,像张志敏老师那样,她所做的只是大多数医者都会做的事。应对肆虐的疫情,无疑是对他们的一场严峻考验。
“只要疫情没有解除,你肯定会一直工作在前线。因为你的职业是医生,在病人需要你的时候,无论环境多么危险,肯定是义无反顾,这是医务工作者都能做到的。”张志敏说。
面对患者,无论重症插管病人、微症,还是疑似病人……有人倾诉,有人吵闹,在治疗的同时得去理解他、安慰他,并给予正面的影响力。这个事情可能对医生触动比较大。张老师说,“当时去市八人民医院的重症隔离病区进行会诊,在去之前对于所有人来说,面对新型冠状病毒在你接触的第一次,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大家心里都是没底的。但是当你去到之后,首先看到所有医护人员都佩戴口罩,做好自身防护,这个就是专业。然后,在隔离病区我们看到的病人,尽管是重症的,这些病人就跟我们平时在门诊看到的感觉是一样的。有的低烧,有的厌食,有的呼吸急促需要氧疗……这些病人对我们来讲,感觉跟正常的一样,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严重。我们是可以用中药去医治的。对于这个我们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疫情严峻的当下,依然绽露着希望之光,总能听到一些好消息。
医生护士其实是非常原始简单的善良,最高兴的事,莫过于能把原本以为不行了的病人救回来了。这或许比他们获得的奖项还要来的弥足珍贵,毕竟谁的生命都是无可替代的。
因你,生命在延续着,这就是最美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