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7日上午第3节,形势与政策教研室梁舒媚老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在南城校区3-310教室进行了公开课展示。9位老师前往听课,并于课后开展了评课。
梁老师先向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通过“开小火车接力”的方式了解学生关于这一主题的认识情况,并结合时政使同学们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接着,梁老师从概念出发,利用视频“是谁在编造关于新疆的谎言?”深入分析了西方国家编造新疆人权谎言的险恶用心,讲清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战略决策。梁老师一边讲课一边板书,逻辑清晰,娴熟运用学习通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学生抬头率很高,教学效果较好。
听课结束后,听课教师在3-205进行集体评课,集体评课由梁燕红老师主持。
【周庆贵老师】
梁老师这节课体现出了“五力”:抗挫力(因设备故障等原因仍能自如授课)、亲和力(师生关系融洽)、设计力(授课富有设计感)、主导力(教师主导课堂教学能力强)、穿透力(授课内容联系历史与现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个很宏大的主题,建议从学情着手,先对班级学生做调研,邀请班上少数民族学生做民族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展示,从学生的分享中切入授课主题会让学生更有体验感和获得感,更容易提升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感。
【黄永祥老师】
梁老师课堂互动设计和课堂管理都很好,值得学习。建议授课增强学理性,把一些问题讲得更加透彻一些会更好。
【宁琼老师】
建议与学情结合导入课程主题。全英文的视频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吸引力不大,可以放在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课中进行讨论,这样课堂效率更高。
【徐丹丹老师】
梁老师形象端庄,高度重视公开课,教姿教态也很好,对全英文视频能做到一边讲一边板书进行梳理,富有教学设计感。但一节课中一个案例占用时间过长,建议适当压缩。
【陈晓辰老师】
教学选用的案例应与授课内容高度关联,建议可用央视的视频替换全英文视频,让学生通过记者采访更直观了解西方国家制造新疆人权谎言的真实意图。板书字体大小需再设计,或者大教室授课可以用word文档打字展示给学生看。
【周菊菊老师】
梁老师非常优雅,应变能力很强,在设备出故障的情况下还能自如讲课,可见做了充分的准备,对内容非常熟悉。结合视频用板书进行梳理是一大亮点。但重点不够突出,选用的视频案例实效性不强。
文字 | 梁燕红
编辑 | 李旖 盛璐璐
审核 | 王斌
终审 | 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