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成立于2007年,2013年升本,2017年3月通过省教育厅学士学位授予评估,2017年12月通过教育部教学质量合格评估。专业立足东莞,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外经贸产业发展,坚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终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且具备国际化视野、大数据思维和国际商务技能高素质应用创新型的“互联网 外贸”人才。是教育部“新工科”项目、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跨境电商产业园项目依托专业,首轮推行商科认证专业,是广东科技学院的重点专业,一流专业建设点。在《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专业排名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连续三年获评6星级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同时本专业参加了广东省首轮acbsp商科认证,致力于对接国际顶级商科专业认证标准。
图1:校友会2021、2022、2023年广东省经济学一流专业排名
图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参加广东省首轮acbsp商科认证
一、专业定位
本专业坚持应用型本科教育服务东莞外向型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根据大湾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厚基础、重应用、强技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与国际视野的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突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点,强化外经贸业务和外经贸服务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特别是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
二、培养目标
按照《广东科技学院学科专业建设规划(2021-2025)》要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外经贸企业经营管理一线需要,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掌握经济学以及国际贸易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国际通行的经贸规则,认识与把握国内外经济贸易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熟练使用外语,熟练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具有全球视野和较为完备知识体系,能够从事外经贸业务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
三、培养规格
(一)学分要求
学分:总需修满160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54学分,学科(专业类)基础教育课程11学分,专业必修课33学分,专业组选课12学分,专业任选课12学分,专项实践18学分,其他实践20学分。
(二)知识要求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经济学、国际贸易为主干学科,培养学生深入了解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国际市场运行规则,熟悉我国对外经贸方针、政策;系统学习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法、跨境电子商务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能。
(三)素质要求
使学生掌握分析经济、法律、文化、技术等国际商务环境的基本方法以及计算机、数据分析等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强调熟练的英语应用能力。
(四)能力要求
本专业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尤其是东莞地区外经贸企业经营、服务一线需要,培养爱国、守法、有良好道德的合格公民,掌握经济学和本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公约与惯例,具备跨文化的商务外语交际和跨境电子商务等技能,能在外经贸企业从事经营管理业务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四、课程体系
以超星平台为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以专业核心课程为重心,兼顾关键能力课程,重点建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实务》、《跨境电子商务实务》、《国际贸易单证实务》、《外贸函电》、《国际结算》、《国际商法》、《国际商务谈判》、《跨境电商运营与管理》、《跨境电商数据化管理》、《商务大数据分析》、《国际贸易跟单实务》等课程,并形成网络课程资源库。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国际贸易综合实验》、《国际贸易单证实验》、《外贸函电模拟实验》、《跨境电商模拟实验》、《国际结算模拟实验》。
五、师资队伍
(一)专业负责人
姚文戈,教授,博士,硕士导师。民盟广东省委经济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天河区第八届人大代表,中国统计教育学会理事,广东省第十一届妇女代表。
主持完成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经济预测与决策》,主持完成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方面的多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完成多项省级以上科研课题,公开发表30余篇论文,出版2部学术专著。
(二)师资结构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实践,本专业已经形成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扎实的专业技能、热爱教育事业、勤奋敬业、教学效果好、科研素养高、梯队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的教师团队。专任教师人数50人,其中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教师及讲师以职称5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00%,副高以上职称10人,博士及在读博士16人。学科背景为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等相关专业,“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逐年提高,聘请的兼职兼课教师水平较高、管理规范。
图3: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专业教师合照
国贸教研室部分老师参加澳门科技大学主办的“现代财经商贸专业应用提升课程研究班”,积极了解国际经贸的最新发展以及python工具在国贸领域的运用,了解国贸专业最新的发展动态。
图4: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专业教师赴澳门科技大学培训
六、教学条件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一个实践性特别强的专业,其课程内容涉及到经济与贸易中的各个方面,理论能否运用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为了达到满意的实践教学效果,先后在校内建设了国际商务谈判实验室(350㎡),电子单证实验室(234㎡),国际货运代理实训室(234㎡),电子口岸实验室(234㎡)和外贸综合模拟实验室(332㎡),以及配套相关的实训软件等,总的建设面积达到1300㎡ ,课程实训开出率为100%,实践学时所占比例>50%。专业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总值238万元。基本上能满足本专业学生校内实训需求。
图5:外贸综合模拟实验室
除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以外,专业以粤港澳大湾区的外贸类岗位为依托,融合岗位与职业要求,联合商务部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四川达州商会、广州供应链商会等行业协会,指导专业建设。
图6:行业协会共建签字及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基地授牌
图7:广州供应链商会天峰集团
加大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先后与东莞敦煌禾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东莞市裕光电子有限公司、广东加博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就业合作关系,与东莞市新铂铼电子有限公司、东莞市金美国际商贸有限公司建成了校外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结合国际贸易实务的新业态,邀请企业董事、高管参与课堂授课,开设跨境电商、海外销售、海外抖音等创新班,培养学生跨境电商的外贸技能。为学生深入企业开展观摩、调研、单项业务操作等活动搭建良好合作平台。
图6:国贸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挂牌及学生到企业观摩
七、专业特色
1.“数智化”经贸人才
当前,适应数字化经济转型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人才需求巨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数智经贸培养模式解决了优质资源不均以及产学之间脱节的问题,使得数字化人才教育面临挑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为此,国贸专业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东莞市外贸出口产业背景资源和优势同时,申办了数字贸易微专业,架起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教育供给与产业所需之间的桥梁。
2.外语六级通过率居全校非外语专业第一
我校2022届非外语专业大学英语六级通过人数1533,通过率为18.9%;高于此比例的有11个专业,低于的有17个。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22届共有毕业生341名,六级通过人数为153人,通过率为44.9%,居全校非外语专业六级通过率第一。
3.就业率99.8%,创历史新高
从2022届全国高校毕业生调查来看,考研人数呈上升趋势,较上一年上升了6.57个百分点,选择企业就业的人数却呈下降趋势,这也从侧面突出了毕业生企业就业率呈下降趋势,找工作更卷更难。2022年中国1076万大学生就业的压力急剧暴增,也将迎来最难就业季。然而财经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去年的就业率达到99.8%,属于财经学院就业率最高的专业之一,这跟国贸专业教师了解职位要求、及时调整学生融入就业、帮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密不可分。
4.专业竞赛获奖成果丰硕
近年来,国贸学子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近138项,其中包括“一带一路”暨金砖大赛之跨境电子商务技能及数据分析赛项、ocale全国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全国新零售技能大赛、pocib全国外贸从业能力大赛、全国高校经济决策虚仿实验大赛和“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
5.外贸新业态需求融入专业课程
财经学院开设了外贸新业态的国贸类新课程《跨境电商数据化管理》、《商务大数据分析》、《国际经贸分析与python实现》等,更新《跨境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跨境电商运营与管理》、《跨境直播电商运营与创新》课程,紧跟外贸行业新业态发展趋势,使学生能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python技术解决现有外贸行业的痛点,能为企业和事业单位提供运营管理、业务扩展、风险管理、数据分析等服务。
6.“校行企”协同培养模式
坚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原则,紧密对接产业升级需求,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国贸专业实行“校行企”协同培养创新型外贸人才。除加大力度开展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外,专业以粤港澳大湾区的外贸类岗位为依托,融合岗位与职业要求,联合商务部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四川达州商会、广州跨境供应链商会等行业协会,指导专业建设。先后与东莞市新铂铼电子有限公司、东莞市金美国际商贸有限公司建成了校外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结合国际贸易实务的新业态,邀请企业董事、高管参与课堂授课,开设跨境电商、海外销售、海外抖音等创新班,培养学生跨境电商的外贸技能。
八、师生获奖
(一)教师
1.培养国内访问学者4人
表1:国贸专业培养的骨干教师访问学者
2.获评教学名师、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优秀教师
表2:国贸专业教师获评优秀奖
3.国贸专业教师教学获奖
教学中,教师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引入成果导向理念,以学习者为中心,以真实创业项目为主线,采用项目任务驱动法、小组协作探究等教法,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实现“做中学,做中教”。
2010-2022年期间,获讲课比赛一等奖1名,讲课二等奖老师3名,三等奖1名,优秀奖8名;说课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5名;课件比赛一等奖1名,二等奖老师4名,三等奖2项,优秀奖4名;云空间评比获三等奖2名;微课比赛获一等奖1名、三等奖1项,优秀奖2项等。(更新至202306)。
表3:国贸专业教师教学获奖
(二)学生
国贸专业本科学生参加校外比赛,获国家级一等奖13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21项;省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16项,优秀奖1项。合计443人次参赛(更新至202306)。
表4:国贸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比赛部分获奖
图6:国贸专业部分专业竞赛获奖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