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
二、基本学制
四年
三、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四、培养目标
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尤其是东莞制造行业生产第一线,培养爱国、爱党、守法、有良好道德的合格公民,培养具有系统的机械科学与材料科学基础理论、材料成形专业技术和计算机应用基础,能够在材料成形及加工领域从事设计制造、应用研究、科技开发、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五、培养标准与要求
1.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2.知识要求
(1)通识知识。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能够有效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科学知识、技术标准、行业政策及法律法规。
(2)专业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等知识;掌握常用材料成型相关基础理论知识。
(3)专业知识。了解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基本知识;掌握与模具设计与制造有关的模具制造工艺、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冲压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等知识;掌握运用cad、cam、cae进行模具设计与制造等核心知识。
3.素质要求
(1)职业道德素质。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备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具有以德为本、诚实守信的诚信精神;具有认真负责、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具有与时俱进、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
(2)工程技术素质。面向材料成型技术的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敏捷的工程思维、善于发现和解决专业相关工程问题;具有综合运用工程资源,,把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方案变为现实的创新精神和意识;具有与其他工程技术人员为共同职业目标而相互信任、全面合作的团队精神。
(3)职业行为习惯。了解本行业基本的业务知识、安全知识、工作规范;初步养成守时、主动承担工作任务,工作有条理,事事有回复的习惯;能遵守规章制度,服从工作安排。
4.能力要求
(1)知识获取能力。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课堂、文献、网络、实习实践等渠道获取知识;善于学习和吸收他人知识,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2)知识应用能力。具备工程制图、工程实践、工程设计的基本能力;具备计算机文化基础和应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和管理的初步能力;具有系统设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技能;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对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能力。
(3)语言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具备较好的汉语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英文表达能力。
5.体育方面
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技能和对环境的感应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建立正确的体育观念,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
六、主干学科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七、核心课程
工程制图、c语言程序设计、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材料科学基础、模具制造工艺学、材料成形工艺、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模具cad、模具cam、模具cae、数控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
八、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主要专业实验
金工实习、机械零件三维造型、大学物理实验、工程制图综合训练、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特种加工实习、模具拆装实习、塑料模具设计课程设计、冲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
九、课外选修实践系列课程
课外选修实践系列课程由指导老师指导、学生课外自主完成;学生提交相关证明材料通过学校审批,可获得相应学分。课外选修实践系列课程分为公共选修课和专业任选课两类。公共选修课由经典书籍阅读获得2学分。专业任选课由专业文献阅读与写作、科技竞赛、产品设计、专利发明、出版发表、企业实践、专业考证、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科研训练项目获得学分,每课程2学分。
十、学分要求
总需修满169.5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54学分,公共选修课10学分,基础必修课19学分,专业必修课18.5学分,专业组选课12学分,专业任选课12学分,专项实践24学分,其他实践20学分。
十一、毕业与学位授予标准
1.毕业标准
(1)具有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2)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和环节,取得规定的学分,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合格。
2.学位授予标准:符合广东科技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条件。
十二、本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附表1】
十三、计划总周数分配表【附表2】
十四、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比例构成表【附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