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聚焦学校及学院的十四五发展规划,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全面提升学院各项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3月14日下午,计算机学院在松山湖校区l6-101召开了高质量发展务虚会。计算机学院院长田立伟,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肖波,副院长刘肃平,副院长樊勇,教学、科研、学工助理,综合办主任,专业建设负责人,专业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全体骨干教师,教授、博士、辅导员、行政管理人员代表等参会。会议由田立伟院长主持。
会议第一个项议程,田立伟院长介绍了会议背景,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学校“质量年”。为进一步深化学校品牌建设、推进质量提升,提高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确保开好头、起好步,落实学校年初开好“工作务虚会”、年终开好“总结反思会”的工作安排,召开计算机学院2023年高质量发展务虚会。为召开此次务虚会,学院于开学初开始布局,号召各专业、教研室、学工、产业学院等,全体教职工开展广泛深入讨论,掀起“头脑风暴”,碰撞“思想火花”,为本部门工作提质增效、改革创新及学校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会议的第二个议程,学院发展的主题报告汇报,共有《教师专业成长与职业能力培养举措》、《科研发展的可持久性探索》、《破局信任危机,构建师生共同体》、《一流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如何依托产教融合,促进高质量就业》五个大主题,《专业科研团队建设探索》、《如何创意有效开展教研室活动》、《数字创意工作室建设路径探索》三个小主题。
副院长樊勇以“教师专业成长与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题”,从教师专业成长的“四个阶段”和“五个境界”,结合学院的师资概况展开了交流。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要不断培养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核心素养,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强化职业认同与自信,加强思想引导,促进教师自我提升内驱力;开展多种交流形式,开拓教师教学视野;参加各类教学竞赛,达到以赛促教、以教促研的效果,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科研能力,从新教师状态的“教知识”转变到卓越教师状态的“教自己”。
副院长刘肃平通过学院的工作现状和实施路径两方面展开对科研工作的可持久性发展探索进行探讨,从项目、师资、论文、成果四个方面全面分析学院教师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重点提出推进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加强开展纵向课题研究、协同攻关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拓展产学研合作及技术成果转化新体制等方面的措施,努力打造计算机学院高质量科研与产教融合工作新局面。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肖波通过对学生工作中“信任危机”的调研和数据分析,呈现了目前师生关系现状,指出构建师生共同体的现实要求。并从人品信任方面和能力信任方面进行阐述,指出破局师生信任危机,提出了构建师生共同体的思考和尝试。在基于平等、和谐与民主的师生关系,要增加“一对少”甚至“一对一”的沟通交流,一同构建学习共同体,助力师生教学相长;构建平台共同体,实现师生共建共享;构建保障共同体,确保师生持续发展。
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负责人聂军以应用型特色课堂、校企协同育人、课程资源建设、打造特色产业学院、培养“双师双能型”师资力量为着眼点,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通过开展应用型特色课堂教学,以工程教育认证为抓手,着力课程资源建设,打造一流“金课”;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并依托产业学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落实人职匹配,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模式;同时实施“引、聘、训、联”机制,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带动高质量的教学和科研。
华为ict学院执行院长王洪元通过学院毕业学生对就业质量评价的调查数据分析,以“薪资待遇”、“个人满意度”、“专业对口率”等七个维度展示了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同时从“供需失衡”、“职业匹配困难”、“地域限制”、“就业观念”、“信息获取”等方面分析了具体的原因。并提出在今后的就业工作中要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深度,打造校外实习基地;贯彻obe教育教学理念,项目驱动式教学;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精准就业服务体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负责人赵博以“专业科研团队建设探索”为主题,分析本专业科研团队的发展现状,明确了今后的研究方向。通过不断优化团队人才结构来引导科研团队加强规划,以省、校级一流学科建设为长期建设目标,利用科研成果积累教学素材,依靠科研需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运用科研方式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依托科研项目研究提升教学团队的专业水平,培育研发能力,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解决实践中的技术难题。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建设负责人李跃光通过对开展教研室活动的新认识和新思路展开阐述,教研室活动开展时不仅要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着眼于改进工作,且要有先进理念和先进经验的引领、有效的交流与合作。同时通过“先导小组”、“连环跟进式”、“任务驱动”等多种形式的教研,在复杂、真实的教学问题的讨论与处理过程中,取得知识、技能的体验,对学科教学、课改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实践,从不同的角度“走进”新课程,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研室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负责人谢备为更好地提高师生实践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提出了“数字创意工作室建设思路”。工作室以孵化校内实训基地,培育教科创教学相长项目化团队为目标,以工作小组制、项目制为组织结构,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服务于师生学科竞赛、项目化教学、实践教学,为学生开展校内实践活动提供条件与环境支持,共同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
会议的第三个议程,院长田立伟做会议总结及学院工作部署。田院对此次会议取得的成效表示肯定,全院教职工集思广益,从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工作现状、学生工作、专业建设、团队及工作室的建设、教研活动、产业学院等方面发现了问题及存在的不足,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大家提的都非常有深度,有内涵。接着,田院围绕师资队伍和团队建设、中心工作、特色工作、管理工作及宣传工作这五个方面对学院本年度的工作进行部署。第一、重视师资和团队建设。通过“引”和“聘”等多种方式,继续引进高学历、高职称或具有丰富企业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人才及领军人物,发挥“头雁效应”,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第二,重视审核评估和硕士点建设两个中心工作。重点推进各类科研平台、横向课题及高质量成果的转化,提升学院学术影响力和产业服务水平;第三,重视产教融合、产业学院、“人职匹配、因材施教、分类培养”人才培养三个特色工作,校企协同,构建产学研融合创新平台,不断提升学院学生的就业质量;第四,重视学院管理工作。教学、科研、学工要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根据学校要求严格执行、落实日常管理制度,构建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持续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教育手段、教育模式,去除公式化、格式化教育;第五,重视宣传工作。各宣传工作负责人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更新宣传理念,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提升学院宣传水平和影响力。
擎旗奋进正当时,不待扬鞭自奋蹄。此次会议大家围绕新形势下学院高质量发展及下一步重点工作进行研讨交流,对学院发展中面临的瓶颈和问题敞开心扉说想法,积极提建议,集思广益,以虚谋实,擘画新篇,为今后创学院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