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深化产教融合、产学研合作,推进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3月22日上午,计算机学院在松山湖校区5-305会议室召开了产业学院建设研讨会。邀请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讯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云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相关领导出席,广东科技学院副校长吴立平、计算机学院院长田立伟、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刘亚军、教务处副长处李卫国、招生办副主任谭子雅、就业与校企合作处副处长柯登峰、南博集团产教融合事业部等和各二级学院分管产教融合工作副院长参加会议。会议由广东科技学院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刘肃平主持。
会前,由计算机学院院长田立伟带领各位与会领导参观华为ict学院和腾讯云产业学院。田院长在文化走廊、实训课室、创客中心等区域对产业学院的建设情况及获得的成果进行了介绍,之后带领各位进入智能展厅,现场感受展厅内设备智能化运作带来的视觉震撼。
随后进入会议环节,首先,刘肃平副院长隆重介绍了与会人员,感谢企业、行业、学校及兄弟院校的领导出席会议,接着对本次会议的背景及意义作了简单的说明。
会议第一项,由教务处李卫国副处长解读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政策文件。李处从国家层面、东莞政府层面、广东科技学院层面详细解读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相关文件。重点指出,一、我们产业学院的具体项目需要落地实施;二、寻找与政府的联系,借力政府发展产业学院;三、引进优质师资,最终还是需要将优质资源带进课堂。我们的建设工作还需从建设规模、管理架构、面向产业、建设投入、专业基础、课程建设、实践教学、队伍建设、育人成效几个方面深入思考,持续发力。
会议第二项,华为ict学院执行院长王洪元汇报华为ict学院建设情况,腾讯云产业学院执行院长苏文龙汇报腾讯云产业学院建设情况。王洪元执行院长就华为ict产业学院的建设的主要任务及目标、建设举措及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反思、后期的发展规划等方面展开介绍,并提出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以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为重点,持续强化学科交叉融合、打造华为ict学院产学研创孵化平台——提升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举措。腾讯云产业学院执行院长苏文龙汇报了腾讯云产业学院建设情况,提出“云上制造”的理念,最后重点指出产业学院建设存在主要困难,希望通过此次交流,能够寻求到更佳的凯发k8官方的解决方案。
会议第三项,田立伟院长对产业学院运营及建设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田院指出,产业学院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教育的层面,要思考如何将产业学院打造成一个平台,企业可以投入怎样的资源,产业学院可以提供怎样的服务,如何促进产教融合落实落地,要强化产业学院建设的质量、效果和特色。对下一阶段深化产教融合、加快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提出,要根据行业产业需求,联合行业协会或龙头企业,整合相关学科专业教师、科研团队、教学科研平台资源,共建产业学院,开发校企合作课程,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
会议第四项,产业学院建设发展交流讨论。与会的行业、企业专家们对我们的产业建设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指出,多数产业学院都有相似的问题,我们大多数做到了从产业引入资源,按照产业的需求培养人才,在人才培养板块,可圈可点。但在科研方面,博士、教授人才济济,如何能够从科研方面入手建立与企业更紧密的联系。在技术创新,我们还要继续发力,进一步建立产业学院与东莞政府、松山湖园区地方企业的联系。
南博集团产教融合事业部负责人张宏炜表示在上述的交流中,大家都非常的真实,坦诚相待,为产业学院的建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学校的产业学院建设拓宽了思路。对产业学院而言,我们要时刻关注政府、企业的政策,政府、企业的政策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我们需要有敏锐的触觉,保持跟政府、企业多沟通、多交流、多碰撞。另外,企业跟学校诉求不一样,企业偏向营利,学校目的为做教育,学校要深入研究企业,了解企业需求、企业也需充分了解学校,拥有育人情怀,互利互惠,最终达到合作共赢。最后,产业学院需要打造特色,打出口碑,让松山湖认可,让东莞企业认可,乃至让大湾区认可,认可我们的学校,认可我们的学生。
最后,吴立平副校长作会议总结。吴校表明,南博教育集团对广科产教融合工作高度重视,为各二级学院的产业学院设立多个重要岗位,希望产业学院能够实现教学性向研究性转换。吴校对产业学院建设提出,一是产业学院需深化内涵建设,注重建设目的,为什么要建产业学院,如何建出区分度;二是校企深度融合共建,注重双赢机制构建;三是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提高产业学院在地方科技服务水平,真正实现科产教融合。
通过本次的会议,我们对如何建设现代化产业学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下阶段推进产业学院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新借鉴和新思路。学院将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整合力量,协同创新,深化产教融合新内涵。努力把我们的产业学院打造成能够全面服务支撑地方经济,实现产业学院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培养大批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广科力量。